从产业发展和收入匹配度看,云南农民经营净收入水平与农业发展水平高度匹配。云南第一产业增加值、云南农民经营净收入绝对值均位列全国第10位;云南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云南农民经营净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同样排名全国第四位。业内人士认为,从发展趋势看,高原特色农业在长期内仍将是云南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农民收入构成中工资性和经营性收入占比合计约80%。
通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云南农业市场主体活力迸发。十年来,全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不断增加,农业市场主体实现数量和质量“双提升”,基本形成大型行业龙头企业为引领、中型行业先进企业为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基础的发展雏形,农业市场主体已成为促进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强大引擎。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泸西县白水镇镇长田永明指着眼前的大片土地告诉记者,通过引进企业和种植大户,镇上除了烟叶外,蔬菜、水果等高原特色农产品已经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新“法宝”。“泸西地理、气候资源极有优势,四季均可种植,不仅产量有保证,品质也很好。土地流转出去,农民不仅有地租,富余劳动力还可以到种植企业打工。”田永明说。落户白水镇的蔬菜企业常年都有用工需求,按计件发放工资,收入高的工人一个月可以有5000元到6000元的工资。由于当地蔬菜、水果品质好,上海、深圳等地的需求量大,供不应求。
十年来,云南紧盯农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短板弱项和瓶颈制约,以稳量、提质、增效、富民为总体思路,在端牢饭碗、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加快推动高原特色农业绿色转型升级。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农民成为云南农业绿色发展的践行者。数据显示,全省化肥和农药使用量连续5年负增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农膜回收率、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超过88%、80%和76%。
通过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一个个富民产业旺起来,越来越多的农民口袋鼓起来、技术强起来,昂首阔步奔向更加美好的新生活。(王淑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