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中国为目标市场的企业不在少数。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将其销售终端网络延伸至中国国内。 |
中评社北京11月15日电/国际贸易作为各国和地区发挥自身优势、互补发展的重要方式。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参与方,中国受到各方广泛关注。按照WTO的统计,2021年,中国的出口和进口分别占全球的15.1%和11.9%。另外,随着与中国有密切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不断增多,中国已成为全球贸易网络的重要节点。
中国网发表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周密文章介绍,虽然全球贸易在2021年出现较大复苏,但WTO的货物贸易晴雨表指数对2022年全球前2个季度的总体评价并不乐观,国际贸易规模徘徊不前可能会给本已预期不佳的2023年全球经济增添阴霾。中国前10个月贸易数据无疑让各方看到了希望。这10个月,中国共实现货物进出口34.62万亿元,同比增长9.5%,达到去年全年进出口额的90.0%。其中,出口增速更是高达13.0%,有力地保障了全球供应链的稳定。
文章称,新冠肺炎疫情叠加贸易保护主义,加之地缘政治冲突对包括大宗商品在内国际贸易网络、交易信任关系和相关金融活动的冲击,使当前全球经济面临供应链断裂的危险,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稳定的出口所产生的作用已远远不再是降低通货膨胀,在极端情况下甚至关乎一国产业链和民生是否可持续。前10个月,中国出口的机电产品占中国出口总额的57.1%,“中国制造”以其较高的性价比和持续创新的特性不仅支持了世界各国和各地区产业链的发展,更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的选择。在中国出口的机电产品中,手机出口7790.4亿元,同比增长8.7%;汽车出口更是实现了72.0%的增长,达到3091.7亿元,新能源汽车成为其中的重要品类。
以中国为目标市场的企业不在少数。不仅有进博会和跨境电商平台的加持,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也将其销售终端网络延伸至中国国内。汇丰发布的《海外企业看中国2022:共享RCEP新机遇》调查报告显示,3400家受访海外企业中,超过八成企业预计未来一年的中国业务将实现增长。积极布局,与中国开展合作,既是全球企业应对世界市场环境不确定的举措,更是基于对中国市场发展潜力的期待。
文章认为,中国在全球贸易网络中地位的上升,绝非仅仅因为中国人口多、地域辽阔,而良好的营商环境和与贸易伙伴间通过贸易协定形成了明确的制度性安排更为重要。中国不断扩大开放的战略举措,让各国企业有信心在中国进行长期投资合作,愿意建立更稳定的贸易关系。包括《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在内的贸易安排,为各国企业将产业链和供应链集聚于协定成员国区域内创造了更有利的制度保障,为降低贸易投资成本、获得更透明的营商环境,更好地处理贸易争端创造了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环境。而企业的集聚与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又吸引更多国家和地区加入到这个协定中,进一步扩大贸易整合效果,激发创新活力。
从多边到双边,从双边再到多边。多边的共识为经济体之间的双边协同创造了基本的规则框架和环境,而双边的自由贸易协定又为多边体系的发展提供了创新的支撑。作为多边经贸体系的受益者,各方理应共同维护良好的秩序和经过长期磨合形成的相互信任。推动更高水平的开放,中国愿与贸易伙伴一起,为各种要素的跨境自由流动、新贸易方式的持续发展创造条件,使市场能在配置资源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尽可能减少国际环境不确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冲击,使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不仅更为强韧和稳定,还能充分用好技术创新的支持,快速响应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为实现各国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助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