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
文章提出,持续吸引更多的企业到中国来投资建厂。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的叠加影响下,稳外资仍面临较大挑战,不仅需要做好稳定存量的工作,同时也需要促进外资增量的提升。具体需要从加大投资促进力度、提升外资服务水平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着手。尤其是充分利用外资在强化产业链和供应链韧性中的作用,进一步提升中国产业的竞争力、创造力与稳定性。
在对外开放的基础上,扩大国内需求,实现内外循环的有机结合。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价值内核在于实现内外循环的有机结合,在提高国民收入、扩大国内居民消费的同时,也应当保障外循环的良性发展,保持出口在国民经济中的规模和比例。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形成了极具竞争优势的制造业大国地位,国内消费的提升并不意味着对外贸易的放松,而是通过完成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型来稳定获得海外贸易订单,从而支撑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
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从商品型或要素流动型开放向制度型开放的转型是对外开放高质量转型的重要特征。制度型对外开放具有层次更高、影响更广的特征,既能够在国际不确定性冲击频发的背景下,规避风险、提升开放韧性;同时,也能够使得中国在当前全球贸易规则大重塑的背景下,顺应与引领世界贸易向更高标准发展,让更多的发展中国家能够享受到经济全球化的红利。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教育强国和人才强国
文章认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有赖于提升经济发展质量,这就意味着国民经济不能仅仅在体量上满足“量”的要求,同时需要满足“质”的要求,这就需要科技、教育和人才的支撑。另外,国家安全的维护也需要科技赋能。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国家安全是科技能力的比拼。因此,我们应当在经济大国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科技、开展教育改革、提升劳动者素质,在科技自立自强的支撑下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
高质量发展的转型需要科技、教育与人才改革措施的耦合。近年,一些相对发达地区的产业也相应开始了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或技术密集型转型的过程,这也造成了制造业劳动力的挤出,在学界被称为技术性失业。根据相关测算,制造业一线工作岗位替代比例或将达到55%。而其中的原因主要是技术发展与劳动力素质提升的不同步。虽然目前平台经济等新经济模式创造了一部分新的就业,承接了部分挤出劳动力,但从长期来看,若不从劳动力素质提升的源头上解决问题,仍然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潜在负面因素。因此,教育体系的完善,尤其是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优化与科技进步的有机耦合对于保障劳动者收入的稳步提升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总的来说,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总结已有成就的同时,高屋建瓴地指明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目标与方向。我们应当从深化市场化改革、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等方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力争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多维度地比肩中等发达国家;并在本世纪中叶最终达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