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消费,三个指标提升是当务之急
澎湃新闻:今年经济增长可能更多需要依赖消费,您认为促进消费的关键是什么?
张燕生:过去三年影响消费的核心问题是居民资产负债状况受到严重损害。修复的第一步是正常化复工和开业。现在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以后,核心问题是信心和预期,国内央企大厂、外企大厂、民企大厂、互联网大厂,手持巨额现金的同时在大规模减员,准备“过冬”,就是要紧缩应对未来国内外的不确定性风险。那投资、消费从哪里来?所以稳消费,仅仅是出台助企纾困扶持性政策稳市场主体是不够的。要出台直接促进消费的政策,比如直接真金白银给到需要修复居民资产负债状况的老百姓,如今年新毕业的1158万大学生、16至24岁Z世代年轻人和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在获得就业机会前如何渡难关,这件事希望中央和地方能统筹考虑。
不过,我更关注的不是短期的措施解决中国经济遭受的损害、修复和扩张的问题,而是要着眼于未来30年,怎么用改革的方式来解决如何更高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
从中长期看,有三个指标的提升是当务之急。一是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例提升是当务之急,由于长期以来强调艰苦奋斗,这个指标的国际比较实在太低了。二是居民消费占GDP的比例提升是当务之急。三是中等收入人群占总人口的比例提升是当务之急。其中,要提高居民消费占GDP的比例,就需要让边际消费倾向高的普通老百姓增加劳动报酬,而且要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比如稳定房价提供住房保障等;要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占GDP比例,既是收入分配问题,更是市场化改革问题;中等收入人群占总人口比例的提升,是否可以考虑收入倍增计划?核心还是改革,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
营商环境“2.0版”有四个短板需要解决
澎湃新闻:您曾谈到,今年解决民营企业信心缺失问题至关重要,如何真正做到?在地方财政吃紧的情况下,如何帮助民营企业恢复信心?
张燕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两句话很重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这意味着改革开放的大方向和方针路线没变,这对稳定非公经济的影响是最大的。
首先,民营企业有两大类,一种是创新型企业,包括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和组织创新等,靠自己的汗水谋求发展。另一种是套利型企业,搭在政府优惠政策、产业政策、鼓励方向上,寻租套利是赢利生存之道。
创新型企业一般不依赖地方财政优惠,只希望地方政府能够在创新环境、营商环境、法治管理等方面创造条件。事实上,有为政府往往在企业无法解决的因素,如虚拟实验室、共性技术平台、稀缺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支持。如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政府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增长,对企业转型至关重要。尤其在绿色城市、智慧城市、宜居城市空间等方面的努力,对吸引和留住一流全球化研发服务、技术服务、资讯服务、设计服务、专业服务人才和机构对企业转型很关键。其中包括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法定职责必须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