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2月8日电/据澎湃新闻报导,2月4日起,台北故宫博物院南部院区推出新一期“人气国宝展”(2月4日——5月7日),除展出翠玉白菜、肉形石等备受喜爱的人气文物,兼展出以“罗汉”为主题的馆藏文物十余件,如宋《刘松年画罗汉》、元《元人应真像》、清早期的《竹雕伏虎罗汉》等,呈现不同时期罗汉像的历史变迁。
前不久换新的台北故宫博物院本部院区的“国宝聚焦”(1月5日——3月26日)正在展示院藏“国宝”等级文物——苏轼《致知县朝奉尺牍》,据介绍,该作为北宋文豪苏东坡存世墨迹当中最晚年的一件作品,素有“绝笔”之称。
“国宝聚焦”展苏轼“绝笔”
台北故宫博物院院藏文物依据《文化资产保存法》分为“国宝”、“重要古物”和“一般古物”三种。国宝虽然也经常安排于各种展览中展出,但为了让来访者不论何时到院都有机会深入欣赏国宝,故专辟一室推出“国宝聚焦”系列展览,每季选展一件书画国宝于此专属的展间展出。
苏轼《致知县朝奉尺牍》为北宋文豪苏东坡存世墨迹当中最晚年的一件作品,素有“绝笔”之称,也是院藏“国宝”等级的文物之一。尺牍,也就是今日所谓的书信, 受信人据考是苏轼好友杜孟坚。他在写这封信的时候,心境如何?人在哪里?书法的艺术表现又当如何欣赏?希冀透过本展文图并陈的铺陈和展示手法,对苏轼其人其艺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瞭解。
苏轼《观潮》“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苏轼文才甚高,所作诗文多为赞赏传诵,迄今不止。《观潮》诗,又名《首尾吟》,一说是苏轼临终前书与三子苏过(1072-1123)的绝笔诗。文字饶富禅意,心境豁达透彻,或可藉此窥探书写《致知县朝奉尺牍》时达观的心理状态。绝笔,或指临终前手稿,或指最精彩的诗文字画,此取前意。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诗文书画俱成大家,黄庭坚(1045-1105)誉其书法为宋朝第一。
元符三年(1100),苏轼获诏返京,翌年抵金陵(今南京)前书此札答覆“知县朝奉”,据考即为杜孟坚(生卒年不详)。苏轼与杜氏一家四代互有来往,是以文字简约凝练,情感真挚深刻。间架左低右高,用笔雄健。
黄庭坚评苏轼早年书学《兰亭序》,中年转学颜真卿(709-785)、杨凝式(873-954)书法,为北宋第一。细观《致知县朝奉尺牍》的用笔、间架,不仅承袭晋唐传统,“人”、“令”、“爱”捺笔“一波三折”的写法,似又与北宋周越(生卒年不详)有关,是以自谓“落笔已唤周越奴”,从中可见书学渊源及其书艺的演绎变化。
元符三年(1100)正月十三日,宋徽宗(1082-1135)即位,大赦天下。苏轼获诏后自儋州(今儋县)返京,七月二十八日病逝常州。终其一生,宦海浮沉,行踪漂泊不定。晚年抚今追昔,题曰:“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