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推动高质量发展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统筹发展和安全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为了把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而进行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夯实经济发展根基、增强发展的安全性稳定性、增强我国经济抵御各种狂风暴雨和惊涛骇浪冲击能力,意义十分重大。
新发展格局的核心要义是畅通经济循环,包括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经济循环畅通不畅通,可以从两个层次来判断。第一个层次是市场经济运行层次,也就是从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关系来判断。如果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是大体平衡的,表明经济循环是畅通的。但是,从供求关系的角度只能有效判断短期循环状态,而对于中长期经济循环状态,往往难以判断。所以,对经济循环的判断还有第二个层次的方法,即从国民经济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是否顺畅来判断。这四个环节之间的关系具有中长期性。从这个层次来看,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面对的问题主要有:在生产环节上,高质量供给体系尚未形成,供给结构尚不合理,难以满足和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需求;在分配环节上,收入分配差距较大、中等收入群体偏小,影响了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在流通环节上,全国统一大市场尚未形成,尤其是一些重要的要素市场,还存在各种封闭的、各自为政的自我小循环市场,阻碍了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的发挥;在消费环节上,除了消费能力不足、消费水平不高之外,还存在消费方式单一、绿色消费方式尚未形成等问题。从国内国际双循环角度看,受发达经济体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我国产业链价值链安全受到威胁;受关键核心技术制约,我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中低端,严重影响了我国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效率。
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从根本上需要尽快形成完整的内需体系。内需主要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两大部分,扩大内需,就是利用各种政策组合,刺激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比如,近年来关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社会政策的导向,都是引导扩大内需的。在扩大内需中需要特别注意引导投资需求的方向。投资需求从一个角度看是构成了社会需求,因为企业投资就意味着要买东西,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企业投资需求形成的结果是扩大供给。企业的消费属于中间消费,不是最终消费,这就意味着对企业投资需求要有引导性,需要通过目标、规划、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引导企业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去投资、去生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政策性金融要加大对符合国家发展规划重大项目的融资支持,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意在于此。与之相适应,内需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还要与加快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推进城乡融合、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相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