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国人口负增长的挑战与应对
http://www.CRNTT.com   2023-06-03 08:16:50


 
  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打好战略战术两张牌

  文章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中国已进行多项政策布局,如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研究“一老一小”整体性解决方案、出台教育“双减”政策等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明确提出,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中国人口发展战略方向明确、路径清晰、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政策效应逐步显现。“十四五”时期人口拐点刚刚到来,对经济社会影响程度还不深,需抢抓这一战略窗口期和政策储备期,保持战略定力,优化政策安排。

  (一)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

  宏观战略上需保持政策稳定性和长期性。人口负增长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常态,其正负向影响都是客观存在的,需辩证看待,既不要夸大、也不要忽视。在此基础上,保持政策稳定性和延续性,将人口、老龄、托育、社会保障、家庭政策等相衔接,形成政策合力,共同释放政策效益。

  微观战术上需保持政策灵活性与包容性。要最大限度地尊重地方意愿、鼓励地方结合本地实际创新政策路径,如鼓励地方出台育儿假、生育补贴、普惠托育等“一小”政策,完善养老保险、长期护理保险、普惠养老等“一老”政策。此外,应及时评估政策效果,科学优化。

  (二)深化关键领域改革,构建年龄友好型住房政策体系

  从个体角度看,住房是影响生育、养育、教育最重要的要素之一,也是家庭最大的成本支出。从社会角度看,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支柱性产业。中国住房制度是在年轻型人口结构时建立的。人口负增长会导致住房增量需求下降、存量供给增加。经过近年来房地产快速发展,除部分超大城市外,大部分地区房地产供求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越来越多地区出现结构性过剩和行业性风险。“十四五”时期应在住房规划设计、买卖、租赁、物业管理等全流程各环节,建立年龄友好型住房制度,促进价格合理回归,减轻育龄群体生育、养育、教育和家庭养老负担。

  可以在政策性住房保障体系中纳入家庭人口负担等级评分体系,以家庭为单位,通过个税抵扣、梯度补贴、提高贷款额度等途径予以三孩家庭购买首套房、租房优惠。坚持“房住不炒”原则,对因工作变动、老年人口迁移(比如异地养老)等合理性购房需求,采取更为精准灵活的限购政策。鼓励子女和父母就近居住,在新建项目、城市更新中增加养老、托幼设施建设,大力发展适老化建材、家居、饰品、辅助器具制造业,对居家适老化改造、智能化改造分级分类补贴,强化社区养老、托幼服务政策支持,修改物业服务指导目录和收费标准,让物业管理制度顺应“一老一小”的客观需求。统筹住房政策与居家养老服务政策,强化社区支持下的居家养老服务与全龄友好社区建设的有机衔接。

  (三)强化都市圈层面的资源统筹,构建城乡、区域均衡发展新格局

  要进一步强化都市圈在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中的协同作用,鼓励都市圈内人口和资源合理流动,加强各大都市圈之间政策统筹,避免“恶性竞争”,导致人口下降和流动虹吸效应双重叠加带来的冲击。对于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等相对成熟的都市圈,要放眼全球,强化国际合作交流,着力引进高素质人才。对于主要以东、中部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形成的快速发展型都市圈,要着力加强都市圈内部各类要素的循环,持续提升都市圈的辐射力。对于主要以中西部省会城市形成的培育型都市圈,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扎实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扎实推进以人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建立乡村振兴长效机制,吸引人才回乡创业、就业,留住人才,走出一条“产业转型、人口优化、城市更新、乡村振兴”有机统一的新路。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