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加剧了诸如乾旱、洪水和飓风等极端天气的发生,改变和污染了生态系统,损害了生物多样性和破坏粮食的收成。所有这些都将对粮食生产和供应产生巨大影响,并危及全球粮食系统的稳定性。研究表明,玉米作物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如果人类不能切实大幅减少碳排放,预计2030年玉米作物产量将下降24%,小麦、稻谷等其他农作物的产量也将急剧下降,将导致人类的粮食供应大幅减少。
极端高温也加剧了能源危机。以欧洲为例,高温之下,民众用电需求激增。欧洲本就面临天然气供应危机,高温乾旱又导致水力、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下降。几重因素叠加,让欧洲的能源问题更加棘手。
全球气候治理博弈复杂激烈
从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到2015年《巴黎协定》,人类一直在努力推动减缓气候变化,但依然难以有效遏制加速趋势。
全球气候治理事关国际权力塑造和规则博弈。当前全球气候治理呈现出模糊“共区”原则、逃避减排责任和资金义务等不良趋势。从治理模式上,美国故意“垒小院、筑高墙”,欲联手欧洲同盟伙伴打造小规模“气候俱乐部”,建立“跨大西洋绿色伙伴关系”,进而颠覆现有治理框架,倒逼他国减排。从规则上,美国力推“碳关税”,通过捆绑碳关税和贸易政策,以金融和贸易手段摆脱历史排放责任,以此消解“共区”原则,甩掉其历史排放责任。从价值观上,以所谓“气候正义”为由头,将“高排放”与“不正义”等同起来,对高排放国家发起道义攻势,伺机给中印等国树立“硬约束”,削弱甚至剥夺发展中国家的“排放权”。
可以说,全球气候治理已经部分变质变味,俨然成为大国权力争夺和规则博弈的新工具和新战场。如果美国等西方国家继续沉迷于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思维不能自拔,只会继续动摇全球气候合作的基石,加剧气候危机的系统性风险。
应对气候变化考验全人类智慧
自进入工业文明以来,人类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在加速攫取自然资源,加剧地球生态失衡。
高温就是警示。当前,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凸显,极端气候频发,表明人与自然的矛盾已陷入负反馈循环,“气候临界点”已离我们不远。正如恩格斯所说,“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大自然孕育了人类,人类应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也蕴含着中华文明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思想。习近平主席从中国哲学的高度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彰显了大国担当,贡献了中国智慧。
地球的未来究竟如何,考验全人类的智慧和勇气,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