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
http://www.CRNTT.com   2023-09-09 08:47:33


 
  乡村产业发展是效率与公平内在统一的发展,不能顾了产业升级一头,忘了农民这一头

  文章指出,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享有,这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必须首先明确回答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乡村产业,一定要突出农民主体地位,始终把保障农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不能剥夺或者削弱农民的发展能力”。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固然要以效率变革为导向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但根本导向还是要带动农民就业增收,这是由中国“大国小农”的国情农情和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决定的。为此,我们追求的乡村产业振兴必然是效率与公平内在统一的发展,这与西方农业现代化在价值目标上有所不同。

  从实践看,有的地方在乡村产业升级过程中,由于没有建立比较完善的利益联结机制,尽管乡村产业规模越来越大,但用工越来越少,农户参与程度越来越低,甚至违背农民意愿、牺牲农民利益推进乡村产业升级,偏离了发展乡村产业的初衷。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农民既是最广泛的参与者,也是最有力的推动者,更应该是最主要的受益者。为此,推进乡村产业振兴,需要建立起完善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企业和农户产业链上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的格局,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将增值收益、就业岗位尽量留给农民,让农民有活干、有钱赚,让农民能够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乡村产业发展的基本原则是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既要避免政府大包大揽,也要防止“市场万能论”

  文章强调,实践表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两者辩证统一、相辅相成。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关键要厘清政府和市场作用边界,寻求二者的有效结合点和组合方式。农业的弱质性和公共品属性为政府干预提供了必要性,对农业进行保护和支持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当前,中国乡村产业已经超越农业范畴,农业功能也不再局限于生产功能,政府直接干预乡村产业发展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条件都发生了变化,这意味着农村产业政策和干预模式需要随之调整完善。

  从实践看,有的地方仍简单沿用抓农业的方式来发展乡村产业,或者以行政命令代替群众意愿,大包大揽代替经营主体作决策,拍脑袋下指标、定任务,往往导致乡村产业项目建设“一哄而上、一哄而散”,造成资源极大浪费。同时,有的地方在乡村产业发展中走向“市场万能论”,放任市场无序竞争,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要素保障、利益分配等方面缺少必要的支持和干预,要么导致社会资本由于缺乏必要的支持而陷入发展困境,要么导致“富了老板、穷了老乡”。推进乡村产业振兴,需要把握好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新定位,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厘清政府与市场在乡村产业发展中的边界。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平市场环境建设、利益分配关系调节等方面,要发挥好政府的积极作用;同时,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完善市场基础性制度,充分发挥好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要融入城乡经济循环,而不能封闭自我发展

  文章称,封闭的产业系统是难以持续的,现代产业系统往往具有更大的开放性和协同性。乡村产业体系融入城乡经济循环的程度越深,才能更具活力和市场适应性。中国传统农业相对封闭,外部生产要素投入少,产品交换范围比较小,生产力提升受到诸多限制。如果发展乡村产业仅仅就农业谈农业、就乡村论乡村,将乡村产业从城乡分工体系和经济循环中割裂开来,就很难实现产业振兴目标。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必须打破传统农业相对封闭的发展格局,在融入城乡经济循环中实现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发展。

  具体而言,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不能限于乡村要素的组合配置,需要在破除要素流动壁垒的基础上促进城市资源要素更多地向乡村流动,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也并不意味着要把产业链的各环节都放在农村,而应该基于县域来统筹布局乡村产业。从实践看,随着新技术变革和城乡关系的变化,产业在城乡之间转移布局将不再是单向维度而是双向的,资源型产品开发、农产品加工、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产业链不同环节和价值功能可以在城乡之间布局。为此,必须立足整个县域统筹规划发展,科学布局生产、加工、销售、消费等环节,推动城乡共建价值链网络,促进产业在城乡双向转移中实现一体化发展,在耦合发展中实现一体化增值。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