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打造东北种养一体化新优势
http://www.CRNTT.com   2023-10-05 08:00:27


  中评社北京10月5日电/粮食可以通过转化增值,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发展养殖业实现过腹转化增值。习近平总书记日前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强调,践行大食物观,合理开发利用东北各类资源,积极发展现代生态养殖,形成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多业并举的产业体系,把农业建成大产业。东北发展现代生态养殖,可以打造种养一体化发展新优势,增加种粮农民收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东北地域辽阔,粮食多、秸秆多,牧草资源丰富,发展畜牧业有雄厚的资源基础和较强的环境承载能力,是全国畜牧业潜力增长区。玉米是饲料的主要原料,黑龙江、吉林、辽宁以及内蒙古玉米总产量占全国总产量1/3以上。但东北长期受饲养方式粗放、畜产品加工和运销不足等因素影响,畜牧业发展水平低,与丰富的粮草资源不相称、不同步,比较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粮食过腹转化能力低。大量玉米每年源源不断从东北运往福建、广东、湖南、湖北、贵州、云南、四川等南方养猪大省。
  
  与东北相比,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和江苏、浙江、福建、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东等南方水网地区,是猪肉消费主要市场,受资源环境条件限制,生猪生产发展空间受限,属于生猪养殖的约束发展区,南方水网密集区域面临生猪产能调减的巨大压力。中粮、广东温氏、河南牧原、四川天兆、深圳金新农、新希望、正大等大型养殖企业、屠宰加工企业、饲料企业纷纷挺进东北,一座座现代化的养殖基地、屠宰加工基地和饲料加工基地拔地而起,逐渐形成“南猪北养”格局。尽管在非洲猪瘟和新冠疫情期间,“南猪北养”受到一些非议,但东北猪牛羊、鸡鸭鹅、鱼虾蟹养殖加速发展是不争的事实,“北肉南运”或成趋势。
  
  从“北粮南运”到“北肉南运”,一字之差的背后,是东北农业发展模式的巨变。从单一种植业向“种植+养殖”一体化的转型,形成了种养加结合、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在这种模式之下,饲料企业可以就近采购原料,降低采购成本。养殖企业可通过与饲料企业签订订单降低采购成本,肉类加工企业通过与养殖企业签订订单降低采购成本,提高了生猪养殖竞争力。动物粪便经过处理变成有机肥,施加到农田里,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使用,降低粮食生产成本,提高东北粮食竞争力。按照比较经济优势理论,这种生态养殖模式促进了玉米主产区和生猪养殖的有效融合,既能发挥玉米主产区饲料原料优势,又能挖掘东北地区养殖潜力,把东北粮食资源优势转化为养殖优势,促使养殖业向多元化发展,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
  
  对于广大东北种粮农户来说,种养结合的生态养殖模式是增加收入的一条有效途径。一些合作社、种粮大户兼业经营畜牧养殖,“为养而种”“为种而养”,为自家生产的粮食找到一条出路,还可以增加家庭经营收入。这种粮畜互补的经营模式,提高了农户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粮食价格高时可通过直接卖粮实现增收,畜产品价格高时可卖畜产品增收,形成良性循环,确保农户收入稳定增长。养殖户还可以与大型养殖企业签订养殖订单,降低生产经营风险。
  
  东北发展现代生态养殖,一定要加强环境污染治理,避免走上传统养殖大省“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要坚持种养配套原则,充分考虑当地环境承载能力,合理规划养殖布局和粪污资源化处理设施,实现畜禽粪污就地就近利用。积极推广“集中规模饲养+适度规模牧场+合理饲料用地”等生态循环种养模式,提升东北畜牧业绿色发展水平,打好绿色牌、有机牌,把东北打造成全国绿色有机畜产品生产基地,实现经济与生态效益双提升。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刘慧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