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12月13日电/中国制造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培养更多具有“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工匠精神的大国工匠。加强科学教育、培育科学文化、创新科学传播方式是新时代培育工匠精神的有效途径。
以科学教育强化对工匠精神的群体认知
工人日报发表东北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程海东、陈凡、陈佳文章表示,科学认知是群体践行的前提和基础。加强对工匠精神的正确认知,要通过科学教育对未来的工匠群体进行引导,加强顶层设计和资源整合,更新教育观念,分类分层有序推进。
第一,强化对工匠精神教育的顶层设计和资源整合。推进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融通,引导地方普通本科高校注重应用型人才的教学培养。打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进入职业院校的通道,完善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办学定位和专业特色。
第二,强化工匠精神教育的分类分层和有序推进。将工匠精神培育融入职业教育全过程,采取多元协同的方式,将专业知识、技能学习与思想政治教育统一起来。搭建校企合作实践平台,用好现代学徒制,推进实现产教融合;拓宽实践渠道,完善校内实训中心,实行双师制,引进校外优秀工匠技师,让学生更多参与社会生产实践;加强不同层次职业教育之间的衔接和沟通,为不同群体职业生涯和个人发展搭建“立交桥”。
第三,强化工匠精神教育的理念更新和方式转变。将新时代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融入工匠精神培育,使工匠精神不仅成为工人群体的精神追求,也成为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共同追求。助力工人群体实现全面发展,着力培养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以科学文化滋养工匠精神的集成体验
文章提出,工匠精神要成为工匠的精神底蕴,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第一,以科学的物质文化支撑工匠精神。打破工匠群体在报酬收入、劳动保障等方面的体制限制,保障他们能够获得合理的报酬收入和较高的职业声望,为工匠精神的社会养成提供物质支撑。
第二,以科学的精神文化塑造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的培育是要将工匠群体的价值追求内化为劳动中的精神准则,通过多种方式提升工匠精神在工人群体价值观中的地位,使工匠精神成为工人群体的精神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