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3岁的叶仙绒曾略带遗憾地告诉丁含聪,她非常喜欢家乡葛家村,可孩子们都不愿意回来住,而自己又在村里住惯了,也不愿搬去城市,于是一年到头可能只能见上孩子两三面。将孩子重新吸引回村里,成了叶阿姨的一个心愿。
丁含聪将叶阿姨的话放在了心上,他希望自己能设计出一些实用的艺术装置,吸引年轻人回到村里。“我们想创造一件可以留住年轻人才的艺术作品。这应该是葛家村精神的象征,每个居民都可以用得上,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葛家村盛产竹子,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丁含聪与小伙伴们决定创作一个不一样的艺术装置:用竹子、钢架和灯光照亮天空,代表着当地人的毅力;通过切割、绘画和连接竹片,同时以桂花树的形状呈现了葛家村的家谱网络,以竹结构和钢架体现了村民的开拓精神。装置还能为游客和居民提供休闲空间。
晚上亮起灯后,这里就像葛家村跳动的心脏。
叶阿姨望着新落成的大型艺术装置充满期待:“我希望孙子们会喜欢,孩子们会喜欢,外面的人也会喜欢。这样,我的孩子们看到它,就能想起葛家村,外面人看到之后觉得有意思,也会愿意来。年轻人回来了,家就能回来。”
除了丁含聪参与的装置组为葛家村搭建的艺术装置之外,还有来自美国南加州大学经济与数据科学专业研究生华嘉年参与的经济组,他们在驻村10天的过程中调研了青团与桂花糕两个葛家村特色美食,提出了相应的商业建议,制作了企划书;由中央音乐学院、哥伦比亚大学、伯克利音乐学院等高校学生组成的音乐与舞蹈组为当地大佳何镇中心小学的小朋友们带来了不同于常规的音乐与舞蹈课程……
“作为一名年轻设计师,我一直在思考我们应该对农村振兴采取什么态度,现在我得到了答案。我们希望成为农村发展的共同建设者,并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加这一事业。”经历了一天辛苦工作之后,望着逐渐被暮色笼罩的村庄,华嘉禾和她同伴们的眼神却越来越明亮。
其实不止浙江,越来越多的海归人才都选择投身于乡村振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