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大学校长毛军发看来,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才协同交流按下了快进键。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院长陈湘生在香港设立了中国工程院首个香港院士工作站,这对于促进香港和内地在工程、科技等领域的高端人才交流融合具有开创性意义。
毛军发表示,在深圳大学工作的粤港澳人才就超过2200人,以人才签注为代表的人才协同便利政策,进一步加快了深圳大学建设世界一流综合性大学的前进步伐,有利于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产业转型升级,有利于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水平,有利于加强粤港澳人才协作。
通过一系列机制创新,港澳人才的科技成果在粤转移转化得到了促进。据中国科学院院士、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主任汪卫华介绍,实验室探索出具有“并购+技术参股”“成果转让”“室企攻关”“产业集聚”4种渠道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其中,来自香港城市大学的支春义教授柔性电池团队,通过“成果转让”模式成功孵化企业,并且于2023年完成了Pre-A轮融资。
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理事长沈向洋认为,为汇聚更多人才,政府和企业都需要采取措施,创造开放的研究和创业环境。在这方面,广东省创造性地结合粤港澳三地的区位优势,作出了积极探索。他所在的研究院也正与港科大(广州)发起联合博士培养项目,致力于在无人机操作系统等新领域形成特色与优势,培养具备产业实操能力的技术领袖。
广东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程福波表示,广东将推动粤港澳人才发展深度融合、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深度融合、人才发展和产业科技创新深度融合,全力打造与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相匹配的人才大军,为广东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