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3月9日电/“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5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2024年我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这一目标,综合考虑了国内外形势和各方面因素,兼顾需要与可能,体现了时与势的科学研判、稳与进的辩证把握,总体上是一个既积极又务实的目标,释放出持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的政策信号。
实事求是地设定经济发展指标,对于积极引导市场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具有重要意义。从当前来看,稳定和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都需要一定的经济增长做支撑。从中长期来看,党中央明确提出,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只有持续提升发展质量,壮大经济实力,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才能如期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进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支撑条件看,5%左右的目标,与我国潜在经济增速是基本匹配的。
此外,从31个省(区、市)此前公布的地方经济增长目标来看,绝大多数省份不低于5%,其中20个省份设定在5.5%左右或以上,说明当前各地拼经济的信心和干劲都很足,这也为全国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利条件。
2023年,中国经济在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中取得新的重大成就。随着宏观政策持续实施,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经济运行有望保持总体向好态势。5%左右的预期目标,既符合经济运行走势,也符合经济发展规律,是“跳一跳、够得着”的,有利于引导各方面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高质量发展。
这也是一个自我加压、积极进取的目标。在风险挑战增多、基数提高的背景下,实现这一目标并不容易,需要政策聚焦发力、工作加倍努力、各方面齐心协力。要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就抓紧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努力争取更好结果。
还要看到的是,GDP增长目标是预期性指标,而非约束性指标。新时代的发展必须是高质量发展,发展质量始终是摆在第一位的。要注意把握和处理好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只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对增速快一点还是慢一点不必过于纠结,关键还是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困难不容低估,信心不可动摇,干劲不能松懈。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实现全年发展目标,必须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不断夯实“稳”的基础、增强“进”的动能、延续“好”的态势,推动中国经济大船乘风破浪持续前行。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熊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