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波兰和俄罗斯就时常为争夺领土和地区势力爆发冲突,在两次世界大战以及冷战时期经历了种种“不愉快”。
冷战结束后,两国关系在一系列波折中艰难前行。波兰于1999年加入北约,2004年加入欧盟,以求完全摆脱俄罗斯的影响。与此同时,波兰积极发展与苏联解体后新独立国家间的关系。例如,波兰是第一个承认乌克兰独立的国家,且在2004年的“橙色革命”中明确支持亲西方的反对派候选人维克托·尤先科。
波俄两国还经常“翻旧账”,因苏联时期的历史事件争执不断。例如,波兰一直要求俄罗斯为“1939年苏联入侵波兰”及1940年的“卡廷惨案”事件道歉。俄罗斯则指责波兰对苏军解放波兰境内的纳粹集中营缺乏感恩。波兰已拆除了境内与苏联相关的纪念碑,2019年还拒绝俄罗斯参与二战胜利纪念日的活动,两国关系降至冰点。
近年来,波俄之间还因波兰高调宣布北约军队进驻波兰、美国在波境内部署反导系统、北溪天然气管道铺设以及波在俄欧关系中发挥的“不良作用”相互口诛笔伐、摩擦不断。
俄乌冲突爆发后,波兰第一时间与美西方国家站在一起,坚定反俄挺乌。2022年3月,波兰驱逐45名俄外交官。2023年5月,俄驻波大使谢尔盖·安德烈耶夫表示:“两国之间的政治议程已几乎减少为零,存在断交的可能性。”
本是同根维斯瓦,也曾华约起华沙。再回首,人们发现,漫长的历史留给俄波双方的竟只是恨怨。
“防务哨兵”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波兰一直处于高度警备状态,俨然成为欧洲“防务哨兵”。波兰源源不断地向乌克兰提供军事物资等各方面支持,还经常语惊四座,展现出“团结所有反俄力量、拿出一切反俄手段”的态势。这种局面的成因,除了历史,还有时局。
近年来,随着美俄关系恶化,相关信任机制和军备控制体系已被破坏。大国之间的“核不确定性”也给欧洲国家,尤其是历来处于大国博弈前线的中东欧国家,带来了挥之不去的恐惧。而作为欧洲战略自主核心内容的防务一体化迟迟难以实现,也加剧了部分国家的“地缘不安全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