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人才配对存落差 高才入港后“一职难求”
http://www.CRNTT.com   2024-12-11 14:26:30


为李先生与儿子一起制作的物理模型,桌面上则是元素周期表,显示他对儿子教育的重视。香港文汇报
 
  除了个人的事业发展外,在内地任职大学教授的李先生申请来港的另一主要原因是为孩子寻求优质的教育,但根据现行的优才计划,若主申人的签证/注无法续签,其在港子女也无法逗留,学业也受影响。“我的小孩本来考上了内地本省一家特别有名的中学,但读了一段时间之后,很不适应学校严格的教育模式。我也希望他能有一个相对快乐宽松的环境,香港正好可以提供,就安排他过来读书,没想到反而因为我的续签问题,可能耽误了他。”

  由于办理转学手续及等候香港入学排期需时,李先生16岁的儿子今年只能在港就读中三,比同级生年纪稍长,不谙广东话,又是插班生,经过一番努力才融入现在的班级。“我经常鼓励他说,成绩不是最重要的。要多和香港本地的小朋友交流,瞭解他们的想法。现在他适应得还算可以。”李先生说。

  倘重回内地升学 学习效果难衔接

  然而,好不容易熟悉环境后,由于父亲没有如期找到工作,能否续签亦存在变数,连带儿子的学业也受影响,随时要随父返回内地学校升学。在内地和香港两套不同的考试系统之间反覆跳跃,不仅学习效果难以衔接,对学生心理难免也会产生影响。

  “我儿子最近和我说,他感觉压力很大,因为爸爸找不到工作。我告诉他,这是我们大人的事情,他不用想那么多,哪怕真的回去了,也是一段成长经历。”李先生说,早年在北美做访问学者时,儿子曾在当地上学,回国后也经过了适应期,这次恐怕要再来一次。

  对香港的教学质素,本身是大学教授的李先生还是给出了客观的赞许。他平时会辅导儿子功课,父子俩还会一起制作物理模型,两人均认为香港中学教材讲解详细,注重启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穿插很多生活应用场景,而不仅是以“做题”为主。他相信儿子这一年多的学习是有所收获,更希望儿子在港开阔视野,心理上更强韧、坚实。

  盼增支援助融港 添求职指引

  李先生来港前曾在加拿大生活过,发现当地政府会为新来家庭提供各类支援,以加速融入社会,认为这方面值得香港借鉴。他透露,曾到特区政府资助的机构报名学粤语,机构却要求集齐上堂人数才开班,“去年报名说等人凑满才能开,到现在也没有消息。”李先生建议特区政府为新来港人才提供配套的适应措施,让他们融进香港社会中,建立强大的人脉网络,才有利事业发展。

  求职除了讲求实力,掌握最新职场资讯也十分重要。李先生初来香港时人生路不熟,完全不知到哪儿找工作,“申请成功后我又问了入境处有没有就业相关的指引,入境处说需要自行找就业中心,他们仅负责签证(注)事务。”

  之后,他在网上搜索找到劳工处就业中心,职员着他自行在壁报上的招聘广告找合适工作,“那些墙上贴着的都以蓝领工作为主,跟我的背景还是有些差距的。”

  他坦言,参与不少招聘会,当中部分更是为高才通人士而设的招聘会,但大部分职位都是金融相关,跟他环境技术服务类专业领域相关的职位少之又少,原因是香港的环保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较少需要高端环保技术人才。

  关注人才计划的立法会议员尚海龙认为,政府需要定期检视计划续签条件、人才清单等计划细节,不断优化,“人才清单一定是动态审视的,因应行业需求、规划等发生变化。”

  议员倡定期优化人才清单

  在续签的问题上,特区政府近期公布了高才通计划续签的几个条件,有好有不好,例如跨国公司的高管人才若在港缴税,就有机会续签,这是放宽的地方,但也有以合约制受雇的申请人,可能续签一次只获得几个月的延长,就要再次申请。“重复申请不仅会造成行政资源的浪费,申请人也不易作出生活安排。”尚海龙希望明年3月后,首批高才通续签大致完成,政府可根据续签比例、申请人集中反馈的问题等,作出综合检讨。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