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1月21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粮食生产能否保持后劲?
http://www.CRNTT.com   2019-11-20 08:19:34


  中评社北京11月20日电/又是一个丰收年!

  中国经济“三季报”数据显示,全国夏粮和早稻同比增产60.6万吨。当前秋粮收获接近尾声,全国粮食丰收已成定局,预计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3万亿斤以上,延续连年丰收的好形势。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今年全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对于保供给、稳物价、惠民生、增信心发挥着重要基础支撑作用,为我们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赢得主动。

  今年粮食总产“含金量”更高

  最新农情调度显示,截至11月14日,北方收获基本结束,南方双季晚稻已收获完成84.4%,今年全国粮食总产将连续第五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同样是1.3万亿斤,今年的‘含金量’不一样。”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刘莉华分析:

  ——结构更优。从“吃得饱”转向“吃得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把少的、好的调上来,让多的、非优势的减下去。去年全国调减非优势区水稻800多万亩、玉米400多万亩,今年继续调减;大豆、薯类、优质饲草等短缺品种补位,今年大豆种植面积增加1000万亩。田野上的加减法,换来产业布局的一手好牌,无效供给少了,有效供给更多了。

  ——生产更绿。今年,我国继续实施耕地轮作休耕试点3000万亩,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实现负增长;小麦播种药剂拌种、种子包衣等节药技术推广比例87%,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全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超过70%。节水、节肥、节药等绿色生产方式广泛推广,农业的生态底色越发鲜明。

  田野里的农民感受最直接。“看这秆青籽黄,熟相好!”安徽颍上县鲁口镇种粮大户李士雨,站在节水抗旱稻田边感叹,这稻子产量不减,米质更好,还可节省50%以上的灌溉水,真是不错。

  ——质量更高。尽管今年全国夏粮播种面积略减,但得益于单产水平的恢复性增长,夏粮总产量同比增长2.1%。市场导向提质量,全国优质专用小麦比例达到33%,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今年前三季度,全国新认证绿色食品产品11998个、有机产品3197个、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255个,“三品”总数超过4万个。今年以来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保持在97%以上。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可以说,我国正处在历史上粮食安全形势最好的时期。”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张务锋表示。

  “总体上看,我国粮食供给能力有保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分析,看总量,粮食总产连续五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标志着综合生产能力站上一个新台阶。看人均,目前我国粮食人均占有量超过940斤,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看自给率,我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谷物自给率保持在98%以上,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粮食产需仍将维持紧平衡

  粮食连年丰收,又站上1.3万亿斤台阶,是否可以高枕无忧?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说,从中长期看,我国的粮食产需仍将维持紧平衡态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一刻也不能放松。

  从需求端看,粮食需求呈刚性增长趋势。《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指出,人口对粮食供给的压力持续存在。农业农村部预计,未来10年,工业饲料产量及消费量将持续增加。不仅是总量问题,随着消费不断升级,人们更追求吃得好、吃得健康安全,对粮食的结构性需求更加多元、多样。

  从供给侧看,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农业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4%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但在持续高产背后,一些地方出现了地下水超采、黑土层变薄等问题。另一方面,农业生产成本上升,“谁来种地”问题凸显,这对提升粮食供给体系带来新挑战。

  难题怎么破解?新时期,粮食生产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加快实现“旧动能”向“新动能”的转换。

  ——把握好量与质的关系,让中国饭碗不缺粮、装好粮。稳住耕地,确保15.46亿亩永久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建设高标准农田,推广休耕轮作,将耕地质量提升1—2个等级。科技增粮,提升单产,新品种不断迭代,良种、良法、良机配套,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8.3%。推进经营体系改革,221万多家合作社辐射带动全国近一半的农户,超过40%的耕地实现适度规模经营,更多标准化技术落户田间。“粮食生产内涵式发展道路越走越宽,有效供给能力不断增强。”叶兴庆说。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