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9月25日电/近期,美军先后测试了数种基于分布式作战体系框架的武器装备系统。
其中,美国海军陆战队用NMESIS无人岸舰导弹发射系统,在其他感知端所获信息的引导下,发射NSM反舰导弹,命中了海上的靶舰——美国海军退役的英格拉汉姆号护卫舰。
美国海军依托“游骑兵”水面无人船进行了集装箱式“标准”6导弹的发射,同样是依靠其他信息源的引导。
这些武器装备的出现,日益彰显着一个事实:美军分布式作战武器装备正在增多。
近年来,围绕分布式作战概念,美国海军的动作较多。2016年,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投资研发的分布式敏捷反潜系统中的潜艇风险控制(SHARK)子系统完成海试。SHARK系统是由多个无人潜航器携带主动声呐形成的移动式深海探潜系统,所属无人潜航器可由集装箱搭载,由舰艇载至特定区域释放,下潜深度可达6000米。该系统与海底固定声呐节点联手形成动静结合的探测系统,具有广域探潜能力,有助于提高水下战场透明度。
去年2月, DARPA战术技术办公室发布公告,着手推进无人水面艇研发,准备设计、建造一艘100吨级的无人水面艇,要求其在不搭载人员的情况下,能以多种速度航行,具备长时间续航作战及舰艇维护与后勤功能,以支持“分布式舰队作战”概念。
今年1月,有消息称,意大利一家公司的新型雷达正被集成到MQ-9B“海上卫士”无人机上。不久又有消息称, MQ-9无人机已完成使用声呐浮标探潜的全流程试验。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声呐浮标获取的各类信息,是由无人机通过卫星链路实时传至位于内陆的一个地点进行处理并生成目标航迹。这种信息处理地点与投放平台的分离,使该无人机同样具备支持分布式反潜战的能力。
从去年12月美国海军向国会提交的“2022财年远期造舰计划”等相关报告可以推知,今后,美国海军的这种分布式作战武器装备还会增加。该计划反映出美国海军未来30年的兵力结构发展方向,即:扩大舰队规模,增强水下力量,控制或削减大型航母数量,缩减大型水面舰艇规模,通过增加中小型水面舰艇和引入大量大中型无人舰艇平台,填补并加强航母和大型舰艇减少后出现的能力缺口,显着增加轻型两栖舰艇和轻型支援保障舰艇数量。对这一计划加以分析不难看出,其中不乏分布式作战概念的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