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CCTV国际时讯) |
中评社北京2月3日电/据澎湃新闻报导,据朝中社2024年1月19日报导,朝鲜国防省发言人发表谈话表示,朝鲜国防科学院水下武器系统研究所在朝鲜东部海域进行了正在研发的“海啸-5-23”水下核武器系统重要试验。发言人没有明确说明试验的时间,但根据朝中社的报导惯例判断,试验应该是在2024年1月15日至18日之间。
此报一出,舆论和公众甚为关注,个别自媒体将其为解读为朝鲜进行了一次水下核爆试验,从而引发了不少民众对于半岛局势以及是否会造成相关海域核污染的担心。这里可以明确指出的是,“水下核武器系统”试验并非核爆试验,不会对试验附近海域造成核污染。
实际上,在本次试验之前,朝鲜报导其已对“核无人水下攻击艇——海啸”进行了50多次不同形式的最终阶段试验,并分别于2023年3月和4月公布了三次试验情况。2023年3月21日至23日朝鲜进行了“核无人水下攻击艇——海啸”系统试验,两天后进行了“海啸-1”的试验,2023年4月4日至7日进行了“海啸-2”的试验,三次试验均公开了试验场所、潜航距离、形态和潜航时间等信息,并配有照片。
这次“海啸-5-23”水下核武器系统试验,朝鲜除了公布试验系统的名称外,没有公开其他任何信息。但从名称看,本次试验的“海啸-5-23”系统应该是此前基础上研发的“海啸”系列产品。
所谓“海啸”系列,按照朝方的说法,是朝鲜从2012年开始研制的水下核战略攻击武器系统。2021年1月召开的朝鲜劳动党“八大”将其正式命名为“核无人水下攻击艇——海啸”。“海啸”系统本身并不是核武器,而是一种可搭载核战斗部,用于核打击或核威慑的无人水下运载装置,主要用于破坏敌人军舰编队和作战港口。该装置类似于俄罗斯的“波塞冬”无人潜航器,但“波塞冬”由核动力推进,朝鲜的“海啸”系列推测采用的是常规动力。
因此,朝鲜进行水下核武器系统——“海啸”试验不会产生核污染。核武器系统试验与核爆试验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核爆试验是指在实验条件下引爆核武器或核装置,以测试其性能、威力或设计的有效性。由于直接涉及核裂变或聚变,核爆试验往往会产生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和核爆炸的其他效应,造成严重的核污染。
而核武器系统试验指的是测试与核武器系统相关的非核组件和功能,如发射系统、制导和定位系统、交付机制等。这类试验不直接涉及核裂变或核聚变反应,主要目的是测试武器系统的运输、发射、控制和交付能力,诸如飞行(航行)测试、电子系统测试、安全性和可靠性评估等。
朝鲜方面公开表示进行“海啸”“海啸-1”“海啸-2”试验的目的在于评估核无人水下攻击艇的各项战术技术指标和航行指标,验证其安全性、可靠性和打击能力。朝鲜此前公布的三次试验地点均位于朝鲜东部沿海近海,这些区域也是朝鲜重要的渔业资源区。如果试验产生污染,朝鲜会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因此,不必为朝鲜进行水下核武器系统试验会产生核污染而担心。
但是,朝鲜半岛地区近期的对峙态势则不能不使人感到担心。美日韩15-17日在济州岛周边举行联合海上军演,朝鲜表示此举是为应对军演采取的措施。如何尽快使各方重回沟通轨道,避免局势进一步紧张升级,成为当务之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