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海军人员在红海进行M2重机枪射击。 |
其三,改进反无人机战法。美军认为,当前在红海地区行动的中心任务是反无人机和反无人机群。美军在行动前已演练多种反无人机战法,并依据海面状况、海峡宽度、敌机特点等因素,制定“分层纵深防御”战法。该战法依照目标来袭距离由远至近,分别部署“标准”系列导弹、“海麻雀”舰空导弹和近防武器进行拦截。
面对胡塞武装持续不断的袭击,美军意识到该战法存在局限性。比如,一艘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的防空武器标准弹药配置包括:40枚“标准”-2导弹、8枚“标准”-3导弹、12枚“标准”-6导弹、32枚“海麻雀”舰空导弹和11枚“海拉姆”近防导弹或“密集阵”近防炮。由于“标准”-3导弹主要用于防御大型弹道导弹,实际上一艘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单次执行反无人机任务时,可使用的导弹数量不超过95枚。而胡塞武装在单日内可能发起超过20架次无人机袭击,这使得美海军编队面临弹药不足问题。
为应对持续存在的无人机威胁,美军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方面,美军提议让更多阿利·伯克级驱逐舰配备高能激光武器。该武器系统能够依靠舰船的电力系统供电,且在电力充沛条件下可持续执行拦截任务。目前,在美军所拥有的73艘阿利·伯克级驱逐舰中,仅一艘装备这种高能激光武器。另一方面,美军也在尝试借助航母打击群中的舰载机展开拦截行动。今年8月,部署在“艾森豪威尔”号航母上的EA-18G“咆哮者”电子战飞机便成功击落一架无人机。
其四,提升训练成效。美海军通过推进实时信息双向反馈机制,有效提升了水面舰艇的训练成效。今年8月,“梅森”号驱逐舰在红海执行任务期间,将约5TB的行动数据发送至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海军水面和水雷作战发展中心,与该中心的教官和学员共享在高威胁环境中的作战经验,并从中心获取战斗评估反馈。该反馈机制极大缩短了信息回传与处理时间,由原来可能需要55天,优化到只需72小时。此外,“梅森”号驱逐舰还将经验报告同步发送给第22驱逐舰中队,并在巴林补给期间向“约翰·麦凯恩”号驱逐舰的指挥人员回放战斗经过。待“梅森”号驱逐舰返回后,还计划派遣战斗系统军官前往“罗斯福”号航母,以协助开展相关训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