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过度强调香港防疫条件的所谓“特殊性”,忽视甚至轻视内地宝贵的防疫经验,无法做到与内地防疫体系密切对接。
抗疫策略决定之后,具体抗疫措施就是最重要的问题。我们以为,内地过去两年多在坚持“动态清零”策略的过程中,已然形成了一套非常宝贵的抗疫经验,包括“黄金24小时”、大数据追踪技术、精准流调、全民检测、后勤保障、物资供应、八方协调等等。遗憾的是,每次提及内地的这些经验,香港有关决策者却总是以香港情况特殊、能力有限、没有条件等为由拒绝采纳,甚至因为急于否定而出现“全民检测”需要“全民禁足”这样令人啼笑皆非的说法。
事实上,如果香港充分学习借鉴内地的抗疫经验,就可以在许多关键时间节点上发现并解决一些重要问题,避免抗疫路上的许多弯路。以第五波疫情为例,如果香港特区政府能够听得进意见,足够重视“外防输入”,及时完善机场防疫漏洞,就能避免国泰机师或其他人将病毒带入社区的风险;如果香港更加重视科技抗疫力量,像内地一样建立大数据病毒追踪技术,就能够改变当前上千条隐形传播链追踪不到的被动局面;如果香港更加重视“全民检测”,就能把握住最佳黄金时间点快速截断病毒的传播扩散。
我们认为,一个好的决策者是能够化危为机,不怕困难与挑战,能够为解决问题寻找办法甚至创造条件的,而不是遇到自己不熟悉的新事物就首先加以消极否定,为做不成事情寻找理由与藉口。实事求是的说,内地也是通过这次疫情危机的经历,不断地从体制机制上创新、从卫生习惯上引导、从防控举措上完善,这才有力提升了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水平。香港作为一个如此开放的城市,管治者更应该有积极开放的心态,去不断创新管治理念、提升管治水平、打破一些香港社会长期以来的所谓“定式”,从而有效地化危为机,让香港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再上一个新台阶。相反,如果不具备条件就躺平放弃,事实上就是因循守旧,如果在疫情防控上是如此,又拿什么来破解未来香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