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制”台湾方案设计要确立“管治—自治—共治”的三元思维
中评社记者:我们注意到,新的白皮书不再提“可保留军队”,但却首次对统一后的台湾国际空间作出了清晰勾勒。您如何理解这样的设计和安排?对于“两制”台湾方案,您还有什么样的建议或意见?
王英津:倘若单单对文本作规范性解读,白皮书没有提及“台湾可以保留军队”,并不能由此推导出将来不可以保留军队。但从现实层面看,当年邓小平许诺的“台湾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不仅仅是这次白皮书没有提及,而且2019年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等一系列重要讲话或文件中也均没有提及,甚至可以向前追溯,在邓小平之后,大陆官方几乎就没有再提及过这个许诺。
我们须注意,邓小平当年的许诺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且保存军队的许诺是有前提条件的,即“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而现在的情况却是,“台独”对大陆构成了威胁;即使统一后能够从组织上消除“台独”,但也很难在短期内从观念上根除“台独”。可见,当年邓小平许诺台湾保留军队的前提条件目前在岛内已不复存在,那么基于前提条件而得出的结论也就不再成立。相反,明知存在“台独”威胁,大陆仍允许台湾保存军队,这也不符合邓小平作出许诺的初衷。将来究竟如何处置台湾军队,是直接取消还是在改造基础上保留(譬如,改造为维护地方治安的特殊武装力量),抑或其他选项,目前不得而知。
如何处理两岸统一后的台湾“国际空间”,是台湾同胞高度关切的问题。白皮书在台湾“国际空间”问题上,做出了较之前更为详尽的描述,这是善意的释放。尤其是允许同中国建交的国家经过中国中央政府批准,可以在台湾特别行政区设立领事馆,这样有助于台湾与这些国家的侨民和商务往来,并扩展台湾在经济、社会和文化范畴的国际影响力。白皮书不可能在这里逐一列举,其他很多方面还可以通过两岸协商来共同探讨解决方案。譬如,是否可以在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中给台湾地区留出适当的名额?等等。
如果说还有什么意见和建议的话,就是设计“两制”台湾方案时,应跳出过去“管治——自治”的二元思维,要确立“管治——自治——共治”的三元思维。两岸统一后,增加两岸共治的平台,要让台湾民众尤其年轻人参与到国家建设中来,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相连结,形成两岸命运共同体。两岸统一后,要注重台湾与大陆的经济社会文化一体化建设,打造共同生活圈,可以考虑创建横跨海峡西岸和台澎金马地区的“闽台大湾区”,消弭两岸在经济、社会、生活、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实现两岸深度融合。另外,在“两制”台湾方案中,大陆应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继续保持台湾在统一大家庭中的独特地位和鲜明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