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区政府需完成管治哲学和管治体系更新
中评社记者:习近平主席指出,香港要转变治理理念,把有为政府同高效市场更好结合起来。您认为,对于香港这样一个资本主义经济体而言,应该如何平衡好政府和市场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既有效进行民生兜底,又不坠入福利主义陷阱?
田飞龙:习主席讲的治理理念实际上是中国国家治理经验,中国式现代化就是有为政府和高效市场的结合。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承认并从立法与政策上不断保障、提升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激发市场价格信号与企业决策机制良性互动,释放创新活力。改革开放40年来,市场经济为中国经济现代化作出了巨大贡献。另一方面,我们又不迷信市场,因为市场本身具有滞后性和盲目性,而且容易被大的资本所垄断,侵害国家和民众的利益,损害社会公平、瓦解社会团结。这些严重后果已经在西方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特别是垄断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充分暴露出来。西方也在寻求社会性立法、矫正性立法来克服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以及对国家和社会利益的损害,因此有为政府就很重要。
有为政府是指政府要承担起保护社会、促进发展,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的责任。纯粹自由放任的市场或是自由市场原教旨主义实际上是有害的,甚至只是理想型,从未实际存在过。美国也不敢接受纯粹的市场主义,美国对市场的干预和调控的法律及政策行动是非常成体系及强有力的。在现实的市场经济中,如果想要健康的且对国家和社会有益的市场经济,其背后一定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强有力的政府不是简单地干预、扭曲市场,而是保障市场的良性竞争,同时确保市场竞争不会对社会公众利益造成严重的破坏。
香港一直奉行积极不干预、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特别迷信英国式自由市场的理念和做法。但是,随着香港深层次矛盾的集聚和管治体系的改革,以及“一国两制”内在的制度文化、制度经验的交流融合,香港特区政府本身面临一项关键的改革。改革的关键在于重构香港特区政府和香港市场之间的关系,香港新的治理理念要将有为政府与高效市场结合起来。我注意到,李家超政府也在其施政报告中积极理解和转化习主席提出的新治理理念,确定了以结果为目标的管治哲学以及“清单式”推进的策略,包括特区政府解决深层次矛盾和服务社会的一系列政策承诺,甚至制定了有关政府分领域的KPI考核指标,这些在过往的特区政府管治体系中是没有或是较为缺乏的。香港特区政府实际已经在按照有为政府与高效市场相结合的方法在做,至于效果如何,特区政府还需要更好地与民众沟通、咨询专家、接受中央的监督和指导,从而比较完整、成熟地完成自身管治哲学和管治体系的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