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土豆院士”谈旱地种植 创新助力乡村振兴
http://www.CRNTT.com   2022-10-16 09:41:28


(中评社 海涵摄)
  中评社北京10月16日电(中评社报导组)二十大党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朱有勇10月16日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党代表通道”第一场采访活动上表示,针对蒿枝坝村没有水田,祗有旱地这个问题,我们成功地研发了水稻旱地种植的新技术,实现了水稻上山旱地种植,解决了口粮生产的难题。水稻上山是我们学习总书记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的具体的实践。我们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为乡村振兴做出更多的科技创新。

  有记者提问,习近平总书记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把论文书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那么您被称为“土豆院士”,请问在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您和您的同事们都有哪些新的实践呢?

  朱有勇表示,“我用我们村子的一个科技创新的案例来回答你的这个问题。我住在蒿枝坝村,脱贫摘帽以后,农民的口粮从粗粮换成了大米。但是我们村没有水田,祗有旱地。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成功地研发了水稻旱地种植的新技术,实现了水稻上山旱地种植,解决了口粮生产的难题。水稻上山有两个创新点:第一个创新点就是水稻的旱地分蘖。自古水稻都是种在水田里面,一根秧苗变成一棵稻株。我们选育了一系列的新品种,这些新品种在旱地条件下与水田一样,分蘖完成,解决了这个问题。第二个创新点是旱地除草,旱地的杂草比水田多得多,我们根据杂草的生长规律,创建了杂草萌芽期的封草技术,解决了这个问题。”

  朱有勇说,水稻上山很受农民欢迎,今年云南推广了50万亩,蒿枝坝村推广了405亩,最高亩产788公斤,最低634公斤,总产28万公斤。蒿枝坝村277人,人均产量超过了1000公斤,饭碗牢牢地端在了我们自己的手中。水稻上山是我们学习总书记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的具体的实践。我们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为乡村振兴做出更多的科技创新。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