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民党征召蒋万安参选台北市长 |
中评社╱题:“蒋万安能否挽救国民党:从台北市长选举透视台湾政治发展趋势” 作者:许陈品(台湾),辅仁大学历史系学士、政治大学东亚所硕士、前台湾《多维新闻》记者\历史栏目负责人、台湾中华青年发展联合会理事、上海《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摘要】国民党于近期征召蒋万安参选台北市长,这意料之中的举动,却将蒋万安个人与国民党全党紧密联系起来。无论是蓝营选民在“太阳花学运”后对政治明星的殷切期望,或对于“去蒋化”、“转型正义”议题的消极回应,以及在两岸关系上裹足不前、甚至和绿营拿香跟拜的态度,蒋万安个人与国民党的反应极为相似、高度重合。可以说,蒋万安打台北市长选战,就是国民党面对这次九合一选举以及台湾未来政治走向的缩影。上述议题,也将是国民党与蒋万安未来绕不过的坎。
距离四年一次的九合一地方选举不到半年时间,蓝、绿、白、黄各方势力都有自己的盘算。本文从台北市长的地位特殊性切入,探讨台北市蓝营选民想要“赢回北市”、希望出现政治明星——蒋万安胜选的心理,幷对“转型正义”为何变成蒋万安与国民党的短板,以及蓝营逐渐弃守两岸关系强项等方面进行解读。
一、台北市长的特殊性
在台湾,台北具有特殊性。在台湾的历史进程中,台北市的发展时间较晚,在“一府二鹿”面前只能算个小弟,却意外成为后起之秀。樟脑、茶叶的出口,迅速带动台北的经济繁荣,于清末取代府城台南的地位,还因大稻埕、艋舺双方势力相持不下,位于二者之间的新筑的台北府城反而获得空前的机运,再加上刘铭传、邵友濂对新台湾府城(今台中市)的兴建计画停滞,省城从此定于台北府,即使割让给日本,殖民者依旧以台北为全台的政治中心,不再变动。
台北市于1920年正式设立,如今已有百年光阴。无论是日殖时期或光复迄今,资源集中的程度可说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自然也成为媒体镁光灯关注的焦点。除了身为全台政经中心,台北市长的未来仕途更是看涨,在院辖市官派市长时代,林洋港卸任台北市长后接任台湾省主席,吴伯雄任期届满后陆续出任内政部长、总统府秘书长、国民党秘书长。
其中最特别的莫过于李登辉,卸任台北市长后马上接任台湾省主席,又被蒋经国提拔为副总统,并在蒋过世后继任总统,开创了“台北市长—总统”路径的先例。而后在直辖市民选市长时代更出了陈水扁、马英九二人,同样在台北市长任期届满的两年后当选总统;从此以后,只要担任台北市长,其所拥有的高曝光度与丰沛行政资源,很难不被人们当作是台湾最高领导人的热门人选,这也就是现任台北市长柯文哲的写照。
二、期待逆势翻盘的蓝营选民
自1972年以降,除了1994年至1998年由民进党籍候选人陈水扁当选市长,在过去38年的时间里,作为全台首善之区的台北市,始终为国民党的执政县市,无论是官派或民选性质,台北市长一职长期以来宛如国民党的囊中之物。岂料,在2014年3月反对签订《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的“太阳花学运”爆发,国民党即使派出党内大佬连战之子连胜文参选,也难敌当时强烈的“反中”社会气氛。连家被舆论烙上“权贵”印记,不接地气、不知民间疾苦的攻击声浪席卷而来,对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连胡会”,也成为选举时的包袱,最终使国民党在九合一地方选举中遭遇空前挫败,执政县市从15个减少为6个,台北市长宝座也就输给了民进党支持的无党籍候选人、台大医院医师柯文哲。
2018年,国民党改派深耕地方20余年的资深立委丁守中出马,挑战现任市长柯文哲。然而因为“公投绑大选”造成诸多乱象出现,投开票作业大幅延迟,导致当年开票开到半夜两三点胜负仍未见分晓。为此当时担任记者的笔者还特地去到丁守中竞选总部观选,观察到现场支持民众越聚越多,直到深夜仍不断相互加油打气、期待奇迹出现,但随着时间推移,剩下几个票匦陆续开出依旧是柯文哲领先,现场的慷慨激昂逐渐转为无奈与悲愤,最后结果是丁守中不敌具有现任执政优势的柯文哲,以3,567票的微幅差距败选。
经此功亏一篑的一役,蓝营选民面对“柯文哲旋风”、“白色力量”崛起,以及近年民进党藉“转型正义”、“处理不当党产”为名,行抹黑、斗争国民党之实,加上遭遇2020年大选韩国瑜带领的“韩流旋风”依然无法撼动民进党的“完全执政”格局,2021年四项公投案全被绿营政治动员所否决,更加深了蓝营民众对在逆境中“收复”台北市的期待,也深切盼望能有政治明星挺身而出胜选“出一口气”,若蒋万安能代表国民党打赢年底台北市长选战,更是实现逆势翻盘的关键。
三、蓝营在台北市的版图消长
由于昔日国民党长期执政台北市,经营许久,虽然出现陈水扁、柯文哲等非蓝营市长,但台北市选民结构还是被认为是“蓝大于绿”,如今国民党派蒋万安出马是否就能稳坐钓鱼台呢?从近年几次的选举来看似乎并不是那么顺理成章。
2006年下半年,正值“倒扁”运动的高潮,国民党、民进党分别派出郝龙斌、谢长廷竞选台北市长,虽然第三势力亲民党也由宋楚瑜出马角逐,但最终郝龙斌以53.81%的得票率,赢过谢长廷的40.89%而胜选。四年过后,郝龙斌竞选连任,绿营派出苏贞昌应战,结果仍是郝龙斌以55.65%的得票率胜出,赢过苏贞昌的43.81%。2014年,受“太阳花学运”影响,国民党籍候选人连胜文仅获40.82%的选票,绿营支持的无党籍候选人柯文哲以57.16%的得票率当选,蓝绿优劣势已发生逆转。2018年,由于民进党另推候选人姚文智,使柯文哲得票率下降至41.07%,以些微优势胜选,但丁守中只获得与连胜文相同的得票率40.82%,这意味着,在“太阳花学运”以后,无论绿营礼让第三势力或另推人选出战,台北市的国民党基本盘似乎只能维持在四成左右。
除了台北市长选情,最近两届台湾领导人大选也可以作为蓝绿势力消长的重要参考指标。2016年,民进党推出蔡英文搭配陈建仁的组合,在台北市获得51.89%的选票,国民党朱立伦、王如玄的组合仅获37.49%,比连胜文选台北市长时的40.82%略减3%;2020年,蔡英文搭配赖清德竞选连任,对决国民党韩国瑜、张善政组合,双方支持率都有所上升,来到53:42,可是蓝营基本盘还是在40%上下徘徊不前。
若以台北市12个行政区的蓝绿消长来看,2016年大选时,蔡英文在11个行政区都赢过朱立伦,只有在号称“蓝营票仓”的文山区以42.9%支持率略输给朱立伦的44%,但双方差距微乎其微。到了2020年大选,蔡英文依旧在11个行政区赢过韩国瑜,其中支持度最低当属大安区(48.9%),与韩国瑜47%得票率不相上下。至于上一届蓝营占优的文山区,这届韩国瑜49%的支持率只比蔡英文(46.5%)高出不到3个百分点,在蓝营“铁票区”都只能小胜,遑论取得最后的胜利。
综上所述,在“单一选区”制的选举中,无论是台北市长选举或台湾领导人大选,近年国民党在台北市的得票率已长期维持在40—42%的水平,有时甚至低于四成,传统所谓台北市“蓝大于绿”的格局,或许只出现在“复数选区”的市议员选举,国民党与民进党的得票率分别为46%、30%。如今,国民党期望在“太阳花学运”遗绪以及“抗中保台”的政治氛围中脱颖而出,将希望寄托在形象清新、温文儒雅,同时拥有良好家世背景的蒋万安身上,不过蒋万安在选民眼中仍有许多值得放大检视的地方。
四、蒋万安的“身世之谜”?
相较于以征召方式提名张善政参选桃园市长,引发桃园地区蓝营民代、选民强烈反弹,更有十几位里长扬言不排除退党抗议的激进程度,国民党在5月底举行的中常会上,征召具有“蒋家第四代”光环、6年立委资历,长相俊俏、性格温和的蒋万安投入台北市长选举,却显得当仁不让、舍我其谁,仿佛一切尽在意料之中、理所当然。只是蒋万安所具备的个人特质,虽然符合蓝营选民心中“理想的政治人物”形象,却也带有几分难以摆脱的“原罪”。
首先,媒体常冠给蒋万安“蒋家第四代”的头衔,然而实际上,蒋家嫡系始终不待见他,其中原因出在蒋万安之祖母——章亚若并非蒋经国明媒正娶,而章产下的孪生子(蒋孝严、蒋孝慈),从来没有获得包括宋美龄在内的蒋家人承认或谅解。蒋万安也承认,过去见过蒋经国嫡孙蒋友柏兄弟三人的次数屈指可数,可说是几乎没有往来。另外根据浙江奉化蒋氏昭穆(字辈):“祁斯肇周国,孝友得成章;秀明启贤达,奕世庆吉昌”,理论上蒋万安应属于“友”字辈,但为何与同辈兄弟不同、取名为“万”?这点也成为人们起疑的根据。
不受嫡系待见不打紧,况且关于蒋孝严、蒋孝慈的身世之谜已是历史遗留问题,原本没有太多讨论的必要,但在近年却不时跃上媒体版面,炒作新闻热度。例如2020年台湾媒体人、前《旺报》社长黄清龙以现已公开的《蒋经国日记》为素材,出版《蒋经国日记揭密》,他引述日记在1954年10月30日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