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福昌接受中评社访问。(中评社 杨腾凯摄) |
中评社台北5月13日电(记者 杨腾凯)芬兰自二战以来长期维持中立政策,避免触怒苏联、俄罗斯,而近期却表达将加入北约,出现政策大反转。对此,淡江大学欧洲研究所副教授张福昌向中评社表示,二战后芬兰虽然中立了80年,却一直以俄罗斯为假想敌,然而让芬兰抛弃中立政策的关键,还是乌克兰战争,芬兰担心成为俄罗斯侵略对象。
芬兰总理马林(Sanna Marin)与总统尼尼斯托(Sauli Niinisto)12日发布新闻稿,共同声明支持芬兰加入北约的决定,此声明被视为芬兰正式启动加入北约申请的第一步。俄国外交部12日也发表声明,指芬兰此举严重伤害俄芬关系与北欧和平稳定,俄国将被迫作出军事和其他方面回应,以降低国家安全受到的威胁。
张福昌为德国科隆大学政治学博士,曾任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客座教授、德国慕尼黑大学访问学者、“中华国土安全研究协会”副秘书长、淡江大学欧洲联盟研究中心执行长,现为淡江大学欧洲研究所副教授。研究专长包括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欧盟政治制度、国际安全议题。
中评社问,大家对芬兰的主要印象在于过去的“芬兰化”经验,二战后芬兰为了避免被苏联并吞,在国际事务上顺从苏联,换取自身安全,芬兰化过去被视为成功经验,如今芬兰却想加入北约,芬兰为什么出现这么大的变化?
张福昌表示,芬兰的中立政策已经将近80年了,主要是二战时期苏联与芬兰发生了著名的“冬季战争”(1939年苏联入侵芬兰,最后芬兰割让出11%的领土和30%资产予苏联,才结束战争。),冬战的精神对芬兰是深具意义的,要了解这个议题,必须先从冬战精神开始。
张福昌指出,当时苏联是这么强大的国家,芬兰要单独对抗这个苏联是没有办法的,因此冬战给了芬兰第一个启示,那就是绝对不能单独对抗苏联,也就是现在的俄罗斯,这是芬兰国防战略的主轴,维持着这样“芬兰化”的中立政策。芬兰化其实就是“自我克制”的外交政策,采取不结盟、不加入军事组织,甚至芬兰自己国内的一些出版品都自我控制,如果牵涉到让苏联不舒服的文字,通通会自己删掉,这80年的中立政策,让芬兰相对是很稳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