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会场(主办方供图) |
中评社北京12月17日电(记者 张爽)华东师范大学台湾研究院、上海海峡两岸研究会、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联合举办“中共二十大对台方略与两岸关系”学术研讨会12月16日举行主旨发言,与会学者认为,台湾问题非常敏感、非常复杂,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需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开阔的政治格局,甚至需要坚定的政治定力和高超的斗争的艺术。台湾问题是整个国家的各方面工作的一个部分,所以必须要从全局的高度去认识和理解解决台湾问题、推进国家统一这项工作。
淡江大学大陆研究所荣誉教授赵春山表示,英国《经济学人》去年4月出版的封面标题,曾把台湾视为“地球最危险的地方”。在这份杂志今年11月出版的“2023全球大趋势”年刊中,台湾和乌克兰被拿来相提并论,意味着台海在2023年仍然有爆发军事冲突的可能性。
赵春山说,中美两国领导人在G20举行埸边会的目的,就是为了“避战”。“习拜会”长达3小时余,双方各自划出了“红线”,唯一的共识是持续对话和控管分歧,即“斗而不破”,避免让双方的战略竞争升高为军事冲突。
赵春山认为,在两岸长期的分治下,统一已成为一项巨大的政治社会工程。习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推动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确有其深思熟虑之处。统一的精神建设比物质建设更重要。
赵春山说,两岸目前没有沟通机制进行控管分歧,就必须以战略定力来从事危机管理,不要让战争出现在中国人居住的土地上。
香港新范式基金会总裁、原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太平绅士、银紫荆星章邵善波表示,2049年实现民族复兴的目标已经为统一问题定下时限。有时限,就必需有时间表。同时,百年未见的大变局直接影响台湾问题。大变局意味着全球实力平衡出现大变化,意味着中国、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其中大变局中最重要的变化是中美关系的根本变化。
邵善波认为,统一的问题基本上是一个政治问题,如果要积极解决统一的问题,就要先解决三个问题:第一,军事上有没有能力统一;第二,如何处理美西方对统一的反应;第三,统一之后如何处理台湾的治理问题。
厦门大学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创中心主任、教授刘国深表示,台湾问题非常敏感、非常复杂,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需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开阔的政治格局,甚至需要坚定的政治定力和高超的斗争的艺术。台湾问题是整个国家的各方面工作的一个部分,所以必须要从全局的高度去认识和理解解决台湾问题、推进国家统一这项工作。中央要求强化对台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就是要展现出大陆的制度优势,形成强大的对台工作的合力。
刘国深说,坚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推进祖国统一,这是统一的历史方位。我们要把握好国家统一跟民族复兴之间的关系,中国的综合实力从1949年到现在已经大幅提升了,现在是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台湾“独立”更加不可能。我们一定要相信两岸关系的主导权和主动权是牢牢掌握在中国大陆手中的,外部势力和“台独”分裂势力要挑战一个中国原则,结果只是让一个中国原则在全世界更加稳固了。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而产生,也必将随着民族复兴而解决,这个论断是非常正确的。
对于统一的战略思路的问题,刘国深认为,台湾问题因为牵涉到外部因素,也关乎两岸中国人的幸福的生活,所以绝对不仅仅祗有硬实力就可以,我们还要有令人信服的软实力。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决定两岸关系走向的关键因素是祖国大陆自身的发展进步。当前大陆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持续增强对“台独”分裂势力的威慑力、控制力,同时提升对台湾民众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影响力。
华东师大俄罗斯研究中心、周边中心主任、台湾研究院学术委员冯绍雷表示,世纪之交,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家弗朗索瓦·吉普鲁曾经提出“亚洲地中海”的概念。他认为,发展中的东亚、也可称为西太平洋地区——具体地说,从日本海到马六甲、从海参崴到雅加达的西太平洋和广大沿海国家与地区, 可以像欧洲地中海经济文明圈一样,不光通过长期经济发展与合作,而且,也可以在政治、社会、科技、文明构建等各个领域为人类作出长时段贡献。
冯绍雷说,无论整个中国沿海经济的发展;也无论是两岸与南海的稳定,尤其是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需要在“亚洲地中海”的宏观背景下来加以推进。在区域经济合作的背景下推进祖国统一事业,可能会花费较长的时间,也需要更大的耐心。其中,还一定会再经历类似于“佩洛西窜访”紧张对峙的严峻考验,因此,也难以完全放弃非和平手段作为后盾。但是,尽可能地避免类似俄乌战争的恶果,以最大的战略定力和决心、最大耐心争取两岸和平前景,这更加符合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初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