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中评社 徐媛摄) |
中评社北京9月22日电(助理记者 徐媛)第二十八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将于11月30日至12月12日在杜拜举行。距离COP28会议正式举行已不足百日,近日来,中方与美欧等有关各方开展密集的对话磋商,为会议存在分歧的问题寻求解决方案。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日前出席第九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并在大使圆桌上就COP28会议将关注的重点问题作出分析。解振华呼吁,希望有关国家不要把新能源产业技术合作政治化,制定公平、开放、非歧视的贸易政策,对本国和外国企业和产品一视同仁,消除贸易壁垒,更好地促进本国和全球可再生能源部署。也希望有关国家不要诉诸于碳边境调节机制这样的单边措施,与其他各方一道在《巴黎协定》第六条的碳市场碳定价多边机制下解决环境完整性、碳泄露等问题,促进贸易公平、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有关研究表明,如果贸易保护主义持续下去,预计2030年光伏组件价格将比全球化情景下高出20%-25%。这很不利于实现今年二十国集团峰会关于努力争取全球2030年可再生能源三倍于2020年的目标。解振华指出,“各方应为国际合作营造良好的外交环境,构建开放的经贸制度,要坚持多边主义和全球化,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措施。”
谈及能源转型,解振华认为,全部淘汰化石能源不符合实际。一方面,在大规模储能、输电、智能电网、微电网等技术尚未成熟的情况下,需要化石燃料发挥灵活调节和兜底保障的作用,以支撑电网运行稳定、能源供应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我们可通过发展CCUS技术、大规模储能解决化石能源产生的排放。正如格拉斯哥大会决定的表述,“逐步减少未加装减排设施”,这一目标在当前背景下较为可行。
“关于资金流向的讨论,不能偏离发达国家履行出资义务、帮助发展中国家获得更大支持的初心。”解振华指出,发达国家在2009年哥本哈根大会承诺的每年1000亿美元出资目标今年并未兑现,这关乎南北互信。全球低碳经济转型每年至少需要4-6万亿美元,1000亿美元虽然在其中只是九牛一毛,但“秤砣虽小压千斤”。只有发达国家公共资金到位,才能发出积极的政策信号,传递稳定的市场预期,撬动多边开发银行、国际金融机构、私营部门和社会资金更多流向发展中国家和全球绿色低碳和气候韧性发展领域。
本届COP28会议将迎来《巴黎协定》下首次全球盘点。解振华提出两点期望,盘点既要传递正能量,也要落脚到国际合作。盘点结果要围绕影响全球气候行动与合作的障碍提出实际解决方案,为各方2025年提交新的自主贡献做准备。解振华表示,“我们愿与美欧合作到其他发展中国家帮助他们发展可再生能源,增强气候韧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