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数出一亿粒米 交出“好看”的成绩单
http://www.CRNTT.com   2018-09-11 23:25:38


 
  可是不对呀,这咋成了家长和老师之间的爱怨纠葛了?孩子去哪儿了?

  “奇葩作业”早就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了,但公允地说,这些“奇葩”背后,多少都有美好的愿望。比如老师希望孩子不要死读书,多接地气,在生活中理解书本知识。比如那些“亲子作业”,是想让家长多陪陪孩子,参与到学校教育中。学校和家庭的教育本就不该是割裂的,说学校折腾这些只是为了把教育责任甩给家长,确实太武断了些。说起来,这些都是对传统教育方式的革新。只是创新到最后,家长的负担越来越重,孩子反倒成了旁观者。这叫人困惑。

  问题在于,创新的基本前提是讲科学。如果学校只是简单抛出乍一看远超出孩子能力范围的任务,又不充分启发引导,最后的结果,要么是孩子干着急,要么就是家长默默“接盘”。于是,对于孩子来说,这些所谓的创新作业,都沦为了形式。

  每每谈论教育的话题,心里多少是有点儿怵的。可如果把视野仅仅放在教育领域,未免不够辽阔。细究起来,“数米”这类叫人匪夷所思的作业,和困扰基层治理多年的形式主义之风,其实享有共同的社会文化基因。

  好多扶贫干部都抱怨,他们大量的精力,都不得不用来填各种各样的表格,好些表格的内容都是重复的。有些干部苦笑,说他们搞的是“填表脱贫”。有的基层干部做调研做得像走秀,照片没少拍,座谈会开得像模像样,调研报告也写得很像那么回事,架势拉得挺开,但一点干货也没有,因为压根就没有接触群众、了解实际问题。

  形式主义表现各异,但都只追求最浅表的“成果”,目的不是发现和解决问题,而只是为了能交出一张“看上去很美”的成绩单,跟真实的成绩是两码事。本末倒置导致的一个后果,就是不切实际、夸夸其谈,反正都是虚的,怎么漂亮怎么来嘛。

  这也是很多“奇葩作业”的实际效果。拿出来的结果够漂亮就好,至于漂亮的结果是怎么来的,反倒被放到了次要的位子。培养小朋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初心”,更不知道被抛到了哪里去。对形式上的结果执念太重,就不免异想天开,于是便有了“带一亿粒米到学校”的“创意”。

  形式主义的风气一度延绵不绝,和一些地方扭曲的政绩观脱不了干系。这个不新鲜的道理,其实也值得学校的老师们咂摸。就比如有些手工作品明显是家长越俎代庖,老师心里不会一点数都没有。好多老师一面强调重视过程、不重结果,一面按照传统的竞争思维去评比孩子们交上来的作品,这无疑是给本就摆脱不了虚荣心的家长们推波助澜。真要做素质教育,只改变形式可就太粗浅了,背后的教育思维和评价体系也得变得更科学才是。

  毕竟,教育的目标不是交出表面光鲜的成绩单,而是让孩子成长。(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张静雯)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