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晋铭从两岸融合发展的历史进程的面向切入,分析在陆台青三种角色:一是两岸纽带与桥梁建设者;二是两岸信任与融合推动者;三是两岸命运共同体的成员。 |
中评社北京9月26日电/温州大学法学院讲师许晋铭,辅仁大学大众传播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范亚乔参加了第八届两岸文化发展论坛,并就两岸融合发展历史进程下的在陆台青角色剖析进行了探讨,许晋铭作为代表在会上发言。
许晋铭从两岸融合发展的历史进程的面向切入,分析在陆台青三种角色:一是两岸纽带与桥梁建设者;二是两岸信任与融合推动者;三是两岸命运共同体的成员。从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角度出发,解析惠台措施的成效与在陆台青群体的角色剖析,探寻这群青年群体对大陆的认同变化与自我角色的定位。因此他认为,研究这群在陆台湾青年的社会融入问题的意义在于:将揭示其深层次的认同问题,也可作为制定下一步惠台措施的参考依据。
他认为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呈现一种从“经济整合”走向“社会融合”的发展过程。多面向的两岸融合促进了经济、社会、民间等诸多领域的往来,进而增进彼此之间的认识,缓解两岸信息不对称的误解。在这个历史的进程当中,在陆台青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这个群体在台湾成长并发展与大陆,是一股潜藏于民间社会的群众力量,有效连结两岸民间的情感联系与社会关系。因此研究在陆台青群体的务实现状,能有效知悉惠台措施的施行成效,并能作为下一步推展对台政策的参考依据,持续强化在陆台青群体成为两岸命运共同体的成员。
许晋铭在报告最后提出了关于两岸青年交流中的基础观察与三点建议,一是两岸交流能够有效缓解两岸双方的误解;二是搭建台湾青年大陆的就业创业平台;三是分阶段推进台湾青年从“引进来”而后使之“定下来”。他指出:在两岸融合发展的历史进程当中,在陆台青们扮演着“两岸命运共同体成员”、“两岸信任与融合推动者”、“两岸纽带与桥梁建设者”的角色,促进并凝固了彼此之间的关系。当前在大陆求学、实习、就业与创业的台湾青年,这群跨境的“两岸族”群体,不仅是维系两岸民间社会连结的基础,更是两岸融合发展与命运共 同体的实质显现,也是推进融合发展历史前行的齿轮。
第八届两岸文化发展论坛由福建师范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福建社会科学院、台湾世新大学、台湾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闽台区域研究中心、海峡两岸文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福建省海峡文化研究中心、《海峡人文学刊》等单位联合主办。来自海峡两岸近50所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的12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