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岸小三通将在2023年1月7日起有条件复航。(中评社 资料照) |
事实上,施威全说,有关于小三通复航的议题,两岸之间一直是台湾较为主动,因为台湾相对需要小三通驱动经济、民生,所以过去一直可以观察到台湾才是主动的一方,陆委会的态度也一直正面以对,所以要将“小三通设限的决策”视为政治议题,逻辑上是不通顺的,众所周知,台湾近两年来的各项施政都以防疫为最高指导原则,许多政策是疫情指挥中心定夺,从过往案例可以明显感受到,疫情指挥中心的防疫政策只要牵涉到两岸议题,总是会出现差别待遇。
施威全指出,举凡海外旅客的入境,中国大陆的旅客要到台湾来就与其他外籍客的防疫规定有落差,还有2020年陆籍配偶子女返台闹得沸沸扬扬的“小明事件”,同样也出现陆委会态度与疫情指挥中心不同调的情况,他个人均解读为“防疫政策碰上两岸议题”的反射性表现,因为这些事情所影响的层级不高、层面也不广,很难看成是有高度的政治意义。
他说,这次小三通不开放台商中转,疫情指挥中心强调是防疫考量,避免台商带来疫情风险让金马医疗量能溃堤,但遥想过去疫情严峻、边境防疫尚未松绑时,海外商务客来台就有所谓的“旅游泡泡”等防疫措施,为何台商透过小三通中转不能比照办理?何况台商即使不透过小三通,仍可直接搭籍入境台湾本岛,同样是“0+7”的自我检疫规范,非常矛盾。
施威全提到,《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 去年底有刊载一则新闻提到,面对中国大陆近来新冠疫情爆发,各国纷纷强化来自中国入境旅客的检疫措施。但也有专家认为,无论是针对性的入境管制或采检都缺乏科学实证,强化疫苗接种才是各国当务之急。
他指出,华盛顿邮报有陈列正反意见,当然认为要加强中国籍旅客筛检的声音占多数,但是他们也援引公卫专家的说法,例如当美国境内疫苗随手可得的情况之下,加上本地人口的疫苗覆盖率高,事实上筛检是不必要的,因为在上述前提下,新冠病毒其实已变成传染力较强的流行感冒的概念,欧美对于防疫措施主要是从科学来看问题,另外从经济上来谈的话,业界也认为不必特别加诸限制。因此,台湾在面对台商是否透过小三通中转回台的议题,应该可以找出更适宜,且符合科学的方式来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