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春明与妻子林美音。(中评社 方敬为摄) |
中评社台中4月24日电(记者 方敬为)知名台湾文学家黄春明就两岸文学交流及华语文学的近况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两岸华语文学文字上相通,在内容上又有相异之处,值得互相学习研究,两岸文学交流不应受到政治影响而停滞,但可惜的是,现在有“结构性的暴力”在上头,即使两岸作家或学者有意交流,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黄春明,1935年生,台湾宜兰县罗东镇人,台湾乡土文学家,创作文类以小说为主,旁及散文、诗、儿童文学、戏剧、撕画、油画等,其作品曾被翻译为日、韩、英、法、德语等多种语言。出版过《儿子的大玩偶》、《锣》、《莎哟娜啦.再见》等脍炙人口的小说,带有浓浓的乡土写实与社会批判。
台湾中兴大学文学院4月22至26日举办“黄春明周”系列活动,除了举办学术研讨会,23日也颁发名誉文学博士学位给黄春明,由校长詹富智亲自颁授学位证书,并替黄拨穗。黄春明今年已高龄90岁,但身体仍硬朗,偕妻子林美音一同出席,这也是第6度获颁名誉博士学位。
对于华语文学的近况,黄春明向中评社表示,现代华语文学其实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这点需要所有华语作家共同努力,要设法精进华语文学的艺术层面,而不要陷入物化、量化的迷思,现在创作的载体多元,虽然相较过去作家在创作、传递作品的方式更为便利、迅速,但也因为太快了,不免失去了文学的灵魂、精神与品味。
黄春明指出,华人在全球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作为地球村一支人数可观的族群,发展迄今,华语文在世界语言当中已非常重要且具有程度上的影响力,未来华语文学的发展一定具有高度潜力,只是华语文学的水准、品质却在近代反而萎缩了,这是比较可惜的地方。
他提到,现在许多创作者透过社群平台写作、分享作品,稍微有些文笔,或者作品有趣味性,可能就有粉丝,这也容易使得作者出现盲点,过去写作需要经过大量的阅读与艺术熏陶,要投稿到比较权威的媒体专栏上,需要过关斩将,最后被刊载的作品往往是脱颖而出的佳作,是经过淬炼而来的,但如今,因为媒体社群的发达,好像随便写就有读者,就有支持者,作者也容易因此得意忘形,创作水准无法维持,这也是目前华语文学所面临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