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二十五次提及深圳的深意
http://www.CRNTT.com   2022-11-08 08:39:33


  中评社北京11月8日电/近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发表上任后的首份施政报告。引人注目的是,施政报告提及“深圳”10次,“港深”13次,“深港”2次,累计25次。香港特区施政报告为何如此看重深圳?
  
  从报告中提及深圳的章节来看,集中在科技人才及口岸交通方面,体现出新一届香港特区政府提升科技实力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施政方向。
  
  在跨境互动方面,香港规划建设的“北部都会区”拥有区位优势,在产业规划、土地使用、生态保育等方面,都可以与内地产生协同效应。香港与内地在粤港、港深合作架构下已成立专班,探讨融合方案。香港特区将分别成立特首牵头的督导委员会和财政司司长牵头的咨询委员会,加快推进“北部都会区”建设。
  
  “北部都会区”位于新界北部,是香港与深圳的毗邻区域。长期以来,新界北部被视为“边缘地带”,用于修建墓地、垃圾填埋场、牲畜屠宰地等设施。如今,“边缘地带”变成深港合作前沿,香港与深圳从辐射带动进入协同发展的新阶段。
  
  施政报告提出,建成后的“北部都会区”,将以“国际创科新城”为主题。港深创科园是港深创科合作的桥头堡,香港会与深圳深度合作,构建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近日发布的《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三年排名全球第二位。香港拥有5所世界百强大学,原始创新能力雄厚。深圳则具有完备的产业链和广阔市场,应用创新和科技转化能力强。目前,深港两地的创科合作互补效应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因为创新要素的跨境流动和高效配置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合作机制并不断优化调整。创科合作是施政报告涉及深圳章节中着墨最多的部分,已经细化到了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人员通关等环节。深圳方面也出台了口岸建设、交通设施、人才交流等多项举措对接“北部都会区”建设。这种“双向奔赴”的态势必将加快“北部都会区”成型。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的施政报告中还提到一系列明显有深圳特色的举措。比如,成立全新“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由政府主导投资策略产业,吸引和助力更多企业在港发展。而深圳国资系统的各大股权投资平台以实力雄厚和眼光精准闻名全国,其中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总资产超过9000亿元,拥有全资、控股企业45家。再比如,宣布成立由政务司司长负责的“人才服务窗口”和由财政司司长负责的“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积极开展招商引才。在民生方面,施政报告也宣布了一系列具体举措,与深圳及内地很多城市的“民生实事”相似,其中一个章节题目就直接命名为“精准扶贫”。
  
  香港长期奉行“积极不干预”“大市场小政府”的理念,这些措施标志着特区政府的施政理念已经转向追求“有为政府”与“高效市场”更好结合。25次提及深圳的深意,反映出新一届香港特区政府抢抓机遇融入大局的紧迫感和奋发有为破解民生经济难题的主动性,也是新时代“一国两制”实践创新进取的崭新气象!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刘亮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