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众党不分区“立委”候选人黄珊珊。(中评社 俞敦平摄) |
黄珊珊主张,应该改革都市更新的制度,让政府、建商、居民、社区等各方能够共同参与,并且在都市更新的过程中,保留一定比例的社会住宅,让年轻人和低收入者能够租得起,也让都市更新的红利能够回馈到全民。她也举了台北市的大龙国宅和行善社宅等案例,说明了都市更新和社会住宅的互动关系。
黄珊珊强调,社会住宅是一种由政府或非营利组织提供的低廉租金的住宅,主要是为瞭解决低收入者或弱势族群的居住问题。她说,在国外,社会住宅是一个普遍的制度,而且不仅限于提供住宅,还包括了社区服务、就业辅导、教育培训等多元的功能,让居民能够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和社会参与。
黄珊珊也表示,台湾的社会住宅的数量和品质都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应该加大投入,并且利用各种资源,例如都市更新的空间、学校的校地、河岸的土地等,来建造更多更好的社会住宅,让它们成为社区的核心,也让每个人都能享有居住的权利和尊严。她也赞扬了柯市府期间在台北市所新建的社会住宅,说明了台北市在社会住宅的比例和配套,都是全台湾甚至全世界的领先者。她也提到了台北市的青年创新回馈、青银公居、高龄换屋等创新的社会住宅模式,说明了社会住宅不只是单纯的租房子,而是要在房子里面有温度,并且能够照顾到各种年龄层的人。
曾经担任过社会局长的周榆修则从社福的角度分享了他的看法,他指出社会住宅应该要保障弱势身分入住。他表示,柯市府在社会住宅的建置上,采用了评点制的方式,让最有需要的弱势家户优先住入。当时台北市是全台第一个以公民审议方式拟定社会住宅入住机制的城市,并且在2021年把弱势租屋社宅的保障提升到40%,预计未来可以提供2万户的社宅弱势保障户。他也特别提到,台北市在社会住宅的评点项目上,包含了AIDS或HIV的患者、街友、未满25岁结束安置无法返家者等特殊弱势身分,展现了对每一个角落的关怀。
周榆修强调,公有居住资源是一种能够利用现有的空间和设施,为弱势居民提供更多的居住选择的方式。他说,柯市府在公有居住资源的提供上,包含了青少年的自立宅、青银共居和共荣、身障社区的居住和自立生活的服务等创新的模式,让不同年龄层和身分的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居住方案。他也表示,这些公有居住资源不只是单纯的租房子,而是要在房子里面有温度,并且能够提供社区服务、就业辅导、教育培训等多元的功能,让居民能够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和社会参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