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夏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评社 李子宁摄) |
中评社中卫7月30日电(记者 李子宁)“探访星星的故乡——海峡两岸记者宁夏行”联合采访团一行29日下午来到位于中卫市的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感受中卫防沙治沙与善用沙漠的瞩目成果。
据瞭解,宁夏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城西16公里处,是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浩瀚无垠的腾格里大沙漠、蕴灵孕秀的黄河、横亘南岸的香山与世界文化遗产秦长城、陶窑遗址、新旧石器遗址、史前岩画以及滴翠流红的河湾园林在这里交汇,谱写了一曲大自然瑰丽的交响乐。奇幻瑰丽的自然风光,深遂厚重的文化内涵,领先世界的治沙成果,新颖刺激的旅游项目使沙坡头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与日俱增,中外游客发出了“黄山归来不望岳,沙坡头游完不望沙”的由衷感慨。因此,沙坡头旅游区作为西部旅游中一面的旗帜,是同类旅游产品中的典范和标杆,得到了国内外游客的充分认可。沙坡头先后荣获“全球环保500佳单位”“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中国全民健身二十大景观”“中国十大最好玩的地方”“中国最美的五大沙漠”等殊荣。此外,中卫市地处蒙甘宁三省区界、腾格里沙漠东南缘,祁连山和贺兰山在中卫交汇,是腾格里沙漠向东扩张的唯一口。全市国士总面积1.7万平方里,荒漠面积3740平方公里(其中中卫境内腾格里沙漠面积1120平方公里),占市域总面积22%。上世纪50年代初,腾格里沙漠距中卫城区仅4一5公里,沙丘每年向前推进4米左右,严重影响包兰铁路安全、黄河水生态安全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在与沙漠的斗争中,中卫人民创造了“草方格”治沙法,形成了一套“以固为主、固阻结合”的治沙模式,建立了“五带一体”治沙体系。经过60多年的艰苦奋斗,建设生态防护林、生态经济林,发展特色农业、光伏产业、沙漠旅游业,己完成荒漠化治理398.2万亩、沙漠治理150万亩,使腾格里沙漠后退25公里,治理区 天然植物由25种增加到453种,植被覆盖率由原来不足1%上升到42%,阻挡了腾格里沙漠,保证了包兰铁路畅通无阳。治沙成果受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肯定,获得“全球环境保护500佳”称号,“草方格”治沙法荣获1988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中卫市国有林业总场总工程师唐希明向记者表示,通过治理沙漠,如今腾格里沙漠距中卫城区的距离已由4公里退后到20公里,保障了包兰铁路安全、黄河水生态安全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同时,随着治沙技术的进步,现在治沙的工作效率实现了大幅度的提升,而成本则下降了将近一半,防沙治沙取得了更大的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