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杨玲:日语人才培养应紧扣国家人才战略需求
http://www.CRNTT.com   2021-10-13 00:30:25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日语学院院长杨玲(中评社 徐梦溪摄)
  中评社北京10月13日电(中评社报道组)中评智库基金会、中国评论通讯社日前举办思想者论坛,探讨日本新首相岸田文雄上台后的中日关系走向等一系列地区热点议题。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日语学院院长杨玲结合自身长期日语教学的经验表示,日语人才培养需结合国家人才战略。

    杨玲认为当下外语人才的培养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还不够最紧密地与国家人才战略相结合。其中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外语学科的内涵式改革不够;另外一个是,人才的培养与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区域国别区域的研究研判还没有深度的交叉融合。

    杨玲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是1964年在周恩来总理亲自关怀指导下建立起的一所外语类高校。上个世纪的60年代是一个国际局势错综复杂的时代,1963年周恩来总理亲自出访亚非欧14国,为抗衡美苏帝国对亚非的渗透、也为击破美苏企图孤立中国的阴谋,中国进入了一个急需大力发展外交的关键时期。为此,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怀下,1964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得以建立,同时建立的还有广州外国语学院、大连外国语学院、天津外国语学院等四家外语类高校,这批外语类高校也成为了国家外语人才培养的新的一批重要基地。与此同时,出自深谋远虑的战略眼光,周恩来总理还同时在一批综合类高校里,包括吉林大学、南开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建立了一批日本问题的研究机构,专门针对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历史、外交问题进行研究幷培养专门人才。这两条轨道从某种意义而言,从建立之初就具有不同的职能,一类以问题研究为核心,一类以解决当时急需的会说外语、能立刻从事外交外事工作的人才培养为核心,两条轨道各司其职。由此,外语类高校在很长一段发展的过程中,相对比较集中在外语能力的培养与教育上。这也致使我们的外语类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后需要付出更多更长时间的努力,在外语能力之外需要不断加强对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外交历史领域、区域国别等领域的学习和历练后才能真正站到胜任国家重要外事外交工作的岗位上。这也是之所以说外语人才培养需要紧扣国家人才战略需求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习近平总书记不久前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可以看出,科技人才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关键和重点,总书记也同时提到双一流大学在国家人才储备中的重要职能。那么,是否外语教育与人才储备就不重要呢?幷非如此。国家始终将外语学科的进步与发展放在战略规划中。2013年国家对外语学科进行了学科内涵与架构的改革,2020年宣言了新文科建设。在此中,外语学科在文明互鉴中的重要位置不仅再次得到了强调,同时外语在跨学科融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价值和作用也得到了确立。另一方面,国家也正在加强外语翻译人才队伍的建设,外语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中的作用更加毋庸置疑。可以说,在当下时代,外语前所未有大有作为,外语人才的培养也更加需要守正创新与时俱进。

    “今天听了各位专家的重要发言之后深受启发的其中一点即在于,在日语的人才培养中,例如几位专家都提到的明年的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除了值得纪念的50年邦交历史之外,中日在台海问题上剑拔弩张的程度完全不亚于中美关系等,对于这样的一些国际问题,我想很多我们的教育者和日语学习者都没有专家们这么深刻的认识和问题意识,这是需要我们今后更多去关心关注的重要领域,它与我们的人才培养也有着密切关联性。”杨玲表示。

    目前全国有超过500所高校设置有日本专业,在校日语学习者多大几十万人,甚至日语的高考生也在快速发展突破20万人规模。另一方面,正如刚才王键研究员提到的民调中,中国年轻人对日本的印象和日本年轻人对中国的印象完全不一样,身处为国育才、为党育人的第一线,为谁培养?培养什么样的外语人才?怎么培养至关重要。在当下外语人才的培养中,价值观引领与思政教育都体现出前所未有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杨玲个人在承担中日政府间的双边贸易谈判、中日韩教科书问题的研讨等翻译工作时均深刻体会到,外语介入的首先是立场和站位。

    “从这一意义上来看,正如“中评智库思想者”论坛的名称所示,不仅在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的研究与研判中,未来,在国家外事外交战略决策中,在人才培养和人才储备中,智库都将日益呈现出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和意义,这也意味着,智库需要发挥其不可替代的日益重要的责任担当。当然,在外语人才的培养中,在日语人才培养中,我们也希望智库能更深更广泛的产生作用。因此,准确的来说,我今天来参加这个论坛的首要目的应该是寻求解决方案。”杨玲指出。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