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意见和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语言是了解一个国家最好的钥匙。为加强我国对外文化传播能力,以民心相通构筑友好互利的伙伴关系、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建议更加重视非通用外语对外传播能力建设。
(一)加大包括国家出版基金在内的各类、各级基金对非通用外语出版物的资助力度。实践证明,国家出版基金资助效果显着,2021年非通用外语图书印行达到5000万册,较基金成立前提高200%。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应在保证英文版西方主流市场的前提下,加大对其他外语语种版本的资助力度。同时优化选题结构,在保持政治类图书外,扩大科技、文学、艺术和民生等类别,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精准施策。
(二)发挥市场和资助的双杠杆作用。对市场较大的英语等工具书,原则上不资助;对市场较小的其他外语工具书则发挥国家资金的布局引领作用,优先支持,填补空白。力争15年内实现所有建交国,特别是“一带一路”国家至少有一本双语工具书;支持修订出版时间过长的工具书。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遴选有经验、有实力的二三十家出版社,重点布局。同时加大在发展中国家的非通用语种影视和社交媒体传播力度。
(三)完善网络知识产权法治体系。网络侵权令非通用外语出版雪上加霜。几乎所有非通用外语工具书,均被扫描上网,出版社维权艰难。希望有关部门采取措施,逐步建立网络平台知识产权诚信管理制度;加大网络侵权的治理力度。
(四)加大非通用外语人才的培养力度。美国开设301种非通用外语课程,我国则开设101种,而且近一半语种隔届甚至每隔4年招收寥寥数人。应通过优化招生、教学、职称、使用和待遇等多种措施,同时发挥海归人员作用,壮大非通用外语人才队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