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民众1月13日赴投票站投票(中评社资料照) |
中评社香港1月24日电(评论员 束沐)台湾“二合一”选举1月13日落下帷幕,赖清德以四成得票率“惨胜”,民进党“立委”降至51席,失去“完全执政”地位。喧闹的选举告一段落,选举结果固然重要,而选举过程中折射出的岛内民意流变与民心所向,也同样值得深入解读。我们认为,以“要和平、要交流、要合作、要发展”的台湾主流民意为后盾,事关台湾前途命运、两岸关系大是大非问题的辩论通过此次选举得以充分彰显,民进党过去八年的错误路线亟待拨乱反正。
检视此次选举的得票率分布,除了得出“民进党不代表台湾主流民意”的清晰结论外,还可以得出“激进抗中独派”被岛内绝大多数民意淘汰、“太阳花学运”政治遗产基本被泡沫化的判断。以2014年“太阳花学运”为起始,以2019年炒作和介入香港“黑暴”为高峰,再以此次选举为终结,见证了岛内“激进抗中独派”的完整政治生命周期。这其中有四个代表性现象,从此次选举反映出来:
一是岛内多数青年选民“弃绿投白”,被普遍解读为赖清德得票率较4年前蔡英文大跌17%的主要原因,说明“抗中民粹逆流”几近退潮;二是赖清德的票数比2008年谢长廷惨败时仅多出14万票,说明经过16年民进党基本盘绕了一圈又回到原点;三是绿营“太阳花世代”在此次“立委”选举中大多铩羽而归,侥幸当选者是依靠在地经营与派系力量,而非“抗中”理念;四是“太阳花学运”催生的两股政治力量“时力”和“基进”此次得票率仅为3.3%,较4年前10.9%大幅缩水,步“台联党”后尘,几年前绿营政客“太阳花已经崩溃了”的戏言,没想到一语成谶。
如果说上述四点现象,是从选举结果的层面解读而来,那么在选举过程的造势、论述与攻防的层面,还可以归纳出三点关于岛内两岸关系民意的显着特征:
第一,反对“台独引战”的岛内主流民意呼声,有望固化为未来四年限制“台独”躁动的政治格局。
此次选举过程中,民进党一如既往采取了上纲上线的“反中”意识形态宣传,大肆渲染大陆“军事威胁”和“渗透介入”,鼓吹“加强国防备战”,但选举结果显示,至少六成的岛内主流民意完全不吃这一套。“和战选择”的口号在台湾社会深入人心,无论是在选前造势场合,还是在政见会或辩论会上,都涌动着批判“台独”践踏法律、挑起战争、带来灾难的呼声。如今,岛内新民意格局塑造了“朝小野大”新政治生态,有意竞逐“立法院长”的韩国瑜日前重申认同“九二共识”,不仅延续了国民党选前的两岸论述主轴,也揭示了选后岛内政党斗争的主调。在“双少数”困境下,赖清德恐怕不得不压抑住内心“台独”躁动,失去立法权的民进党将难以推动“法理台独”,切香肠式谋“独”也将面临重重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