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1月18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观察 ->> 中评社专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网络传播:两岸青年融合发展
http://www.CRNTT.com   2018-09-16 00:16:54


  中评社╱题:“网络传播:两岸青年融合发展” 作者:许智超(台湾),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候选人、台湾青年联合会副秘书长、两岸理性交流论坛发起人;何益诚(台湾),台湾青年联合会理事长,世新大学兼任助理教授、博士

  作者指出,2008年国民党执政后,两岸青年交流也在海峡两岸的努力下取得一定的成果。但目前仍然存在历史和政治因素下的问题与障碍,不可讳言近年来更发生诸多“反中”社会运动事件,有学者在网络传播曾提出“数位原民”(Digital Natives)与“数位移民”(Digital Immigrants)的概念,构建不同世代差异的思维与行动。未来官民间如何更加关注青年交流的深化,从建立模式到走入敏感深水区,增进两岸青年之间的心灵契合是必须努力而不能忽视的重要课题。本文从两岸交流的历史发展出发,探讨两岸青年交流脉络下的进程与困境,以及网络传播的世代异同,提出初步的政策建议与方向。

  一、两岸交流的历史脉络

  1980年代以来,两岸开始推进以两岸青年为主的交流互动,观察两岸官方和民间的参与程度,可以分为三个模式导向:“委托模式”、“自主模式”与“协同模式”。“委托模式”指的是交流初期海峡两岸以官方为主来搭建平台、民间辅助和参与的交流模式,“自主模式”是指由民间自主发动带动官方定位导向的交流模式,“协同模式”则融合上述两者的交流模式,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整合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然而交流效果在今日两岸的青年交往状况显示不如预期,交流资源不均、交流形式主义、交流过程未触及分歧点等等,皆为交流效果无法有效展开的原因。①

  1、台湾青年的价值观疏离中国大陆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两岸关系研究所所长张宝蓉认为,台湾青年所谓“台湾人”身份所蕴含的民族与种族观念正在消失,以“族群”为主的新形态价值观正在形成。通过近年来一系列的文化身分建构,“原住民”之概念正在成为台湾族群文化的重要图腾,从而慢慢被台湾人认为是重要的认同资产。台湾社会在近年来由于文化政策、政治生态、经济环境、社会结构以及教育改革等等发生了前所未有的结构性变革,台湾青年世代(九零后世代为主)为主的集体认识、历史记忆、政治认知、话语体系与价值观念等等的群体特性也逐渐改变,尤其身份认同的多变性正在展开前所未有的剧烈变化。举凡“中国人”、“华人”、“台湾人”等等各式各样的身份认同在政治亚文化的强势与弱势力量博弈下,不断产生转化、柔和与调适的自我转型过程,由此而生的焦虑、迷茫、纠结等负面情感也正在影响主观的理性判断。这种独特的“混合型认同”正在翻转台湾的年轻世代;然而当今的台湾年轻人形成的集中身分认同正导向“我是台湾人”的认识方向,政治上的认同意即“中华民国=台湾”、“中华民国国民=台湾人”正在成为台湾青年学子的基本政治认知,“独立国家”之概念在近年来更形增强。②

  数据源:台湾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重要政治态度分布趋势图③

  根据台湾政治大学近年来调查“台湾民众台湾人/中国人认同趋势分布”,自1992年开始调查,截至2016年为止台湾民众认同自己是“中国人”之比例仅有3.4%,认同自己是“中国人”与“台湾人”比例则逐年降低至34.3%,而认同自己是“台湾人”比例则逐年升高至58.2%,显示台湾人对于“中国人”之身分认同正在逐年流失。此外台湾青年身分认同在新台湾国策智库的历次调查中,年轻世代(20~29岁)曾经高达98%认为自己是台湾人,同时并有81.9%比例认为台湾未来应独立成一个国家,台湾岛内称之为“天然独”世代。④分析台湾“天然独”世代的形成,台湾当局领导人蔡英文曾经指出,台湾新一代年轻人由于出生在台湾、生长亦在台湾,具备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外界不能用传统既有的想法和价值强加在青年身上,而应该放手让年轻世代通过自身体验形成看法,而“天然独”世代的形成自有其历史脉络原因。然而“天然独”世代的形成和学校教育的养成紧密相连,张宝蓉以为,台湾教育在九零年代改革至今,“以人为本”为其重要核心价值,标举个人主义,无论是台湾社会或者教育领域都可观察到“以人的主体存在、需要满足和发展”为中心思想与实践导向,形成的台湾青年人格养成具备的“个人化”与“独立自主性”追求。然而教育改革下的青年世代近来面临到的诸多困境,就此而展现的“反体制”集体行动则是具体表现个人化思想和意志的重要象征。⑤

  2、两岸青年交流的困境

  基于理性经济选择,台湾青年西进大陆发展日益增加,但随之而来衍生的问题也层出不穷。诸如,信息不对称、社会资本不足、信赖保护成本过高。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谢楠指出,现阶段最大的问题之一在于“认识大陆不足”,青年由于年轻伴随的社会历练缺乏以及面对新事物信心不足,两者无疑是台湾众多青年观望西进大陆的原因。其二,落地大陆的台湾青年是否“融入大陆社会”亦是近来产学界关心的焦点。⑥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助理教授陈超根据其调研结果认为,台湾青年融入到大陆社会的过程,并非单纯走向“经济到身份”之线性发展模式,多维度的发展是台湾青年目前尝试融入的方向,然而导因于政策法规、风俗习惯、民情环境,甚至三观不一致等两岸差异性,融入的过程都会遇到大小不一的困难。⑦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研所副研究员王琼则认为,目前两岸青年交流主要面临的困境包含:(一)交流松散和不均衡,尤其体现地域、渠道和群体的局限性;(二)交流规划性强度与深度有待加强,现状经常性存在盲目化与形式化的倾向;(三)交流类别形式单一化,整体缺乏创新性与持续性。⑧此外,两岸青年交流的进程在近来如火如荼的“论坛”、“营队”、“研讨会”等展开对话与沟通的交流,但清华大学台湾研究院台籍博士生罗鼎钧以自身投入两岸青年交流的长期经验以为,两岸青年交流的各式各样活动大多停留在“浅层互动”上,短时间的活动相处或许可以拉近彼此因为时空差异导致的心理距离,然而活动结束后往往无法有效解决青年提出的疑惑与问题,应该尝试由活动来带组织,加强会后的联系与维系,从面上的交流过渡到点对点的合作,强化精准对接。

  此外,由于媒体在两岸关系的构建场域中扮演的角色超出想像之大,媒体所形塑“脑海中的图像”相当程度框架了阅听人的认知、态度与行为,缺乏有效媒介来相互瞭解的两岸青年,往往会因为传统媒体或新媒体的信息不对称传播而对立分裂。而媒体呈现下的两个相互疏离的舆论场内,各自有各自的媒体在推波助澜、加油添醋对岸的好坏优劣,双方的形象由于媒体本身的立场差异性塑造异同的形象,统派媒体与独派媒体各擅胜场,坚壁清野;然而青年认识的海峡两岸,却会因为媒体刻意放大或缩小,建构扭曲失真的“媒介现实”,从而无法客观、独立、全面地,刻画出“社会真实”的对岸景象。⑨

  近年来台湾社会由于整体大环境的景气疲乏,社会运动层出不穷,而青年的不满(例如低薪、失业率、高房价)与焦虑(痛苦指数),也严重影响了两岸和平发展的进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专家委员郑剑认为,2014年的“太阳花学运”是指标性事件,青年世代的不满就此爆发,而“时代力量”的产生则代表两岸“新敌意”的政治宣言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囊括深绿的选票结构、占据“反中、拒中、抗中”的政治市场,见缝插针、无限上纲,两岸关系因此受到严重的阻碍,从而中断了过去双边政府致力规划的和平发展,增添了两岸脱稳生变的不确定性与不可预测性。⑩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