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精准作为
http://www.CRNTT.com   2020-04-22 08:44:49


 
  二要着眼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疫情防控也是对中国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的一次大考。疫情初期,防护、检验和救治用品匮乏,物资流通受阻、调配能力不足,极大制约防控进展和生产生活。疫情在全球扩散后,部分国家对粮食等农产品限制出口,石油等能源市场剧烈波动,中国面临汽车、机械设备、发动机等高新技术产品进口断供风险。财政政策要汲取经验教训,抓住关键环节,确保产业链安全可控。一方面,系统梳理财政补贴和优惠政策,该退的退;另一方面,发挥制度优势,积极地进。重点是加大高标准基本农田和水利建设投入,确保农业安全;提高油气管线建设、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和能源储备投入,降低用能成本;增强对“卡脖子”技术和行业的支持;完善财政贴息和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仓储物流等行业发展,提升物质储存和调配能力。

  三要推动形成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格局。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据此应一方面集中力量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渝经济圈建设,打造世界级创新平台和增长极;另一方面,加强铁路、机场、港口等区域枢纽城市的扶持,发挥其接入中心、辐射腹地的作用。着重加大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城际铁路、高等级公路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中心城市和城市群连接区域枢纽城市间的交通基础设施密度,畅通区域间联系。新发布的《2020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明确,加大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财政奖补力度,加大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与吸纳落户数量挂钩力度;未来还可进一步采取扩围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制度,调减人口输出地财政供养人口和编制总量、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等措施,推动城市更好服务、反哺农村。

  四要聚焦释放青年群体活力。疫情防控展示了新时代青年群体的责任和担当,一线医护人员、基层社区工作者、广大志愿者,相当一部分是青年人。但同时也应该意识到,作为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在互联网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这一群体对信息公开透明的要求很高。他们还是消费的主力和创新创业的主体,但压力大、负担重。财政政策要在更好解决他们问题的基础上,发挥更大作用。切实减轻他们生活负担,积极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环境,推动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创新、确保社会稳定。

  五要着力夯实社区治理基础。疫情防控经验表明,社区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但中国目前社区治理基础与定位不符。未来应着重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加大服务设施供给。各级财政应配合有关部门,高标准制定地方公共服务供给标准体系,支持新社区充分规划、老旧小区通过改造腾出空间,加快社区医疗、养老、学校、菜市场、餐饮等生活服务设施布局,融合物联网技术,高质量建设社区综合治理信息平台。日前,财政部已明确表示,地方政府专项债资金投向增加老旧小区改造领域,各地宜抓住时机,积极推进。二是加快完善社区工作者队伍。按照社区功能新定位,积极支持各大中城市开展社区工作者专项招聘、加大志愿者招募和培训,在推动稳就业的同时,充实完善社区工作者队伍,夯实国家治理微观基础。

  相应的机制保障

  文章提出,一是做实做细以人民为中心的实现方式。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中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着优势之一。财政政策补短板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特别要做到:哪里是短板,多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补短板的过程,充分吸收社会公众的参与;补短板的效果怎么样,要经人民来检验。

  二要做深做透预算管理。主要开展两项工作。一是在依法定程序进行常规的预算编制、审批和调整之外,把新增财政支出,再单独列示出来,或如有些专家建议的,形成专门预算。明确支出功能分类、资金拨付地区、项目及其金额等,引导市场预期,加大规范和约束、确保财政支出方向符合政策导向和社会期待。二是深入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一方面,通过收入预算绩效管理,确保减税降费政策落实,防止征收过头税和出现税降费升的“跷跷板”现象,同时推动财政收入高质量增长,给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提供坚强财力保障。另一方面,通过对重大政策和支出项目绩效的评估评价,形成持续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的强大压力,推动提升财政支出效果。

  三要坚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增强政府采购和财政性投资项目招投标的竞争性,通过竞争驱动创新。提高政府采购和项目招投标的包容性,鼓励采用优先采购、预留份额、联合竞标等方式,加大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个体户的参与度,让政策惠及更大群体,为经济长期发展保留和培育新动能。确保公共服务供给多元化,政府提供和市场提供并举,通过比较推动提高供给效率。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