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习近平的融合思维与“两制”台湾方案
http://www.CRNTT.com   2023-05-31 17:02:46


 
  在和平发展时期,即为两岸统一之前,融合发展与和平发展之间的不同又是什么?

  根据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在同的另一方面,融合发展与和平发展概念也有所不同。要深入理解两者之间的不同,必须先瞭解习近平的聚同化异观,才能掌握其中的辩证规律,否则会陷入一种无聊的文字组合推理之中。习近平聚同化异论是“辩证化异”,在求同存异的哲学思想基础上,关键在于聚同化异,即是如何掌握好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简言之,就是要在和平发展的成果基础上,更加强化同的因素,用来解决日益扩大的影响同的分歧差异。融合发展是促进和平发展的新方法,也是和平发展的新阶段。具体而言,两者在同的基础上,大概存在这么一些差别⑧:

  1,和平发展贯穿整个阶段,融合发展是这个阶段的新阶段。为什么呢?因为和平发展是在和平统一之前主要助力于推动两岸关系的变化,融合发展则是重在立足和平发展基础上,向更加接近两岸最终统一的方向挺进。这与习近平的中国梦息息相关。两岸统一没有具体的时间表,但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中国梦,则是有明确的路线图。在这个时刻提出两岸融合发展,不是孤立的,也不是为两岸而两岸,为和平而和平,融合发展理念的实施阶段与中华民族复兴的实践阶段,如此契合,其特点是如此的明显、突出。

  2,和平发展是红利形成,融合发展是红利共享。实践证明,和平发展已经为两岸同胞带来了红利,和平发展能够形成红利,只要继续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就会不断获得红利。这是两岸同胞的共识。所以,和平发展是两岸最大的团结民心的公约数。台湾方面,在对待两岸关系的时候,反对什么的都有,但是主流民意绝对不会反对和平发展,这是和平发展实践中获得的重大民心利益回报。随着历史的发展,更是因应中国梦的推进,如何共享红利的问题摆在了面前,红利得到共享必然创造更大的两岸民心利益。而融合发展之不同,就在于承担了这样的历史责任。

  3,和平发展有待于两岸执政当局的共同互动,融合发展则是以大陆为主动的,由大陆采取主动积极的态度与对策。即使台湾当局不愿意配合,也不能阻止以大陆为主的利益融合过程。当然,融合发展又是开放的,随时欢迎台湾当局的回心转意、共同合作。从当前的台湾政治生态来看,蓝绿两大板块结构不容易松动与消失,即使在今后形态上发生了变化,性质也不容易改变,除非民进党最终被迫或主动放弃“台独”党纲,台湾政党政治在两岸关系中,才有可能转化为平稳发展的力量。所以,和平统一不能构建在坐等时机的基础上。掌握主动权,是大陆必须的选择。而融合发展的主动权之力量,就此彰显。

  综上所述,结论就是:习近平的融合发展新论述是立足在“一国两制”既有的“共存思维”的基础上,开拓新的共存空间的新思维,是与时俱进、符合新时代新要求的解决台湾问题的创新思维。

  三、习近平融合发展新论述与“两制”台湾方案的指导思维

  或者可以这样认为:在两岸关系的发展阶段中,和平发展政策非常重要,长期发挥主导作用,和平发展成为了两岸进入和平统一前的必经阶段。但是在两岸实现了统一之后,和平发展政策已经由主要政策转为次要政策,当然,这就是指两岸之间的关系而言。所以,“两制”台湾方案不可能仅仅是两岸和平发展政策的落实,运用新思维,制定新的方式方法,是必然要面对的核心问题。而能够发挥指导作用的新思维,非习近平的融合思维不可。

  我认为,习近平的融合发展新论述与融合思维内涵极为丰富,主要包括:1,融合发展新模式需与国家完全统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顶层设计密切契合,是必不可少的和平统一新基础。这是融合思维的高度所在。2,融合发展新模式是新发展观之下的国家统一观,是解决台湾问题、最大程度扩展国家统一战略空间的的基本路径。这是融合思维的广度所在。3,融合发展新模式是对和平发展、融合发展迈向和平统一的再探索,是聚同化异的重要方式,为两岸完全统一创造条件和基础。这是融合思维的力度所在。4,融合发展新模式必须以两岸一家亲、两岸命运共同体、两岸心灵契合为核心理念。这是融合思维的深度所在。5,融合发展新模式是两岸人民福祉得以保障且不断提升扩大的政策基础。这是融合思维的厚度所在。

  因此,习近平融合发展新论述其实是新思维的融合与发展,不是单一的思维模式,更不是单向的思维方法,其内涵非常丰富。如果从融合思维的特点来归纳,我认为其中的三种思维内涵特别重要:战略发展的内涵、尊重差异的内涵、聚同化异的内涵。

  第一,战略发展的内涵:习近平关于台湾问题的融合思维中的战略发展内涵是什么?我认为不仅仅是在于统一,更重要的是如何通过统一实现民族复兴。统一的方式很重要,统一之后的制度安排也非常重要。因此,探索“两制”台湾方案要从正面看问题,要高瞻远瞩、统揽全局,把握事物发展的总体趋势和方向。

  习近平有一段话,可称为民族复兴与两岸统一关系论述的经典。他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两岸同胞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台湾的前途繋于国家统一,台湾同胞的福祉离不开中华民族的强盛。当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对台湾来说,这是福音、是历史机遇。”从这句话中,可以概括出三个层次的意思:1,民族复兴是两岸共同的事业,不是大陆单方的事业,台湾方面也必须参与其中。2,两岸统一是台湾的必然归宿,只有国家统一了,台湾的前途才能得到保障。3,民族复兴一定会实现,台湾也一样获得历史机遇。

  习近平的上述论断,民族复兴是大前提,两岸统一是小前提,获得历史机遇是结论。再做进一步分析,习近平的论述非常清楚地表明:两岸统一要服从于、有利于民族复兴。以此为理论基础,再做演绎判断,就会形成这样的战略发展内涵:1,民族复兴的事业有利于两岸统一。2,两岸统一问题必然在民族复兴进程中得到解决。3,只是停留在统一而没有复兴的认识,不是战略发展内涵。可知可见,在思考两岸关系的发展与变化规律的时候,习近平绝不陷入片面的、孤立的、静止的思维方式。在思考两岸统一的应对策略与方向之时,习近平的思维绝不放弃战略发展内涵,而是牢牢把握重点,不为一叶障目。这样的战略发展内涵,当能为两岸关系拨开迷雾、看到阳光。

  因此,探索“两制”台湾方案是探索两岸统一之后的方案,融合思维中的战略发展内涵更不是停留在统一的临界点,而是需要着眼于统一之后的台湾,如何能够抓住历史机遇,参与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来,发挥重要的作用。

  第二,尊重差异的内涵:习近平在认识台湾民心本质、促进两岸民心聚结、鼓励两岸民心合力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创新论述,有关融合思维中尊重差异的内涵尤为值得重视。

  习近平认为两岸同胞都存在着历史造成的心理创伤,不仅仅是台湾一方才有的。2015年9月1日,习近平会见连战等台湾各界代表人士时如此表述:“只要两岸同胞沿着这条道路坚定走下去,就一定可以抚平历史造成的心理创伤,为民族复兴凝聚起强大力量、开创出美好未来。”习近平还说:“大陆和台湾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饱受列强欺凌。想起那一段屈辱的历史,每一个中国人都会心痛。”习近平指出了化解两岸民心差异的方式方法,就是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以心换心。2014年9月26日,习近平会见台湾和平统一团体联合参访团时指出,我们所追求的国家统一不仅是形式上的统一,更重要的是两岸同胞的心灵契合。我们理解台湾同胞因特殊历史遭遇和不同社会环境而形成的心态,尊重台湾同胞自己选择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愿意用真诚、善意、亲情拉近两岸同胞的心理距离。同时,台湾同胞也需要更多瞭解和理解大陆13亿同胞的感受和心态,尊重大陆同胞的选择和追求。

  习近平融合思维中的尊重差异内涵的特点是,认识差异,减少差异。主要内涵为:1,台湾民心纵然与大陆的民心有很大的不同,也算是有很大的差异,但是,作为主体,大陆一方必须从大处着眼,从共同处着眼,只要不是抵触基本原则的,都要予以最大限度的包容与理解。否则,台湾的民心就无法纳入两岸共同的民心。2,当不同的发展主体力图把自我利益最大化的时候,社会在发展中就会产生对抗,就会导致高代价发展或风险性发展。如果把台湾的利益在两岸共同利益中最大化,那么,台湾民心的对抗性就会大为减弱,合作性就会大大增强。如果台湾的利益可以通过与大陆分庭抗礼而获得,那么,两岸的对抗不仅不歇止,还会越演越烈。3,要在两岸民心政治中尊重差异,就需要瞭解台湾民心民意与大陆的基本差异,以及差异变动规律,以更好地拉近心理差距,缩小差异。瞭解了差异,才能尊重差异,才能逐步化解必须化解的差异。

  也就是说,以习近平融合思维中的尊重差异内涵来启发探索“两制”台湾方案,首先要认清楚“两制”的合理差异何在,以利于在包容差异的同时,要为缩小差异做出设计与安排,为聚同化异打好基础。习近平指出:“在确保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前提下,和平统一后,台湾同胞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等将得到充分尊重,台湾同胞的私人财产、宗教信仰、合法权益将得到充分保障。”习近平提及的,就是台湾与大陆的主要差异所在,因此我认为,在“两制”台湾方案中要全面深入落实习近平的指示,就必须高度重视尊重差异。如果用“一制”的思维来探索“两制”方案,宁左毋右,那就是不符合“一国两制”的原则底线的,背离“两制”的任何探索,意义都不大。同样,危害一国的所谓不同制度的探索,更是没有意义,也不可能探索得下去。

  第三,聚同化异的内涵:融合思维中聚同化异的内涵是习近平的辩证思维的体现与方法论的创新,是在和而不同的基础上,与求同存异之说的辩证统一互动,更是传承了毛泽东如何解决矛盾的哲学思想。习近平运用于两岸关系中的聚同化异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阶段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成果。如果用习近平的聚同化异去重新认识“一国两制”方针政策,当有新悟!

  习近平提出了两岸命运共同体的概念,其内核包括:1,共同拥有政治基础。2,共同促进利益融合。3,共同实现心灵沟通。4,共同做到聚同化异。5,共同参与民族复兴进程。两岸命运共同体是动态的、发展的,是促进两岸和平统一、为民族复兴做贡献的发展过程。或者可以说,两岸命运共同体是两岸关系重要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两岸关系中,两岸命运共同体理论也格外突出。我认为,“两制”台湾方案中的聚同思维,必须具备上述的五同内涵。

  习近平首次在会见台湾客人时提及“一国两制”,是在2014年9月26日会见台湾和平统一团体联合参访团的时候,习近平这样说:“在涉及国家统一和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上,我们旗帜鲜明、立场坚定,不会有任何妥协和动摇。1949年以来,两岸虽然尚未统一,但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也不可能改变。两岸复归统一,是结束政治对立,不是领土和主权再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我们认为,这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我们将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因为以和平的方式实现统一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