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1月12日电/据光明网报导,最近,上海昆剧团的《牡丹亭(全本)》(以下称《全本》)去北京参加盛会,大家很高兴。
为此,学者和记者在媒体上发表了很多文章,称《全本》“唤起民族文化意识”,“惊艶当代”。如此称颂,难免令人联想到演艺界的一句老话:凡锣鼓喧嚣者,很可能是因为舞台上的底气不足。而洋洋洒洒地挂出一大群艺术顾问,可能也同底气不足有些关系。
这《全本》,我几个月前在香港看过。由外来创作人员主创的这台戏,确有不足,也有很多多余。
先说开演前。各媒体关于“惊艶当代”的报导,喧染得太夸张,而同实际情况相去很大。参加“第52届香港艺术节”的《全本》,在开演前四个半月就开票了。但据公布的数字,两个半月后,剧场前座的票(港币388元)仍然有售,这反映港澳台资深的昆曲观众并不热衷。
再说开演后,舞台下。第一天“上本”结束,完全没有任何掌声和喝彩,全场观众静静地离开了剧场。第二天的“中本”结束,有了一些掌声。这是因为“中本”中经典段落较多,也反衬了“上本”结束没有掌声并不是观众的水平不行,而是观众的决定。
三说舞台上。舞台上,最明显的问题是“创新”和“传统”之间断层累累,二者格格不入。很多粗糙的裂痕,显现出外来的导演并不是很瞭解昆曲的文化本元,也反映了他不大理解昆曲的艺术本色。
《全本》反映了创作者对昆曲文化本元的理解。昆曲,是文人士大夫的戏曲。这既是追根溯源的事实,也是几百年来一直至几十年前凡昆曲人都公认的昆曲内涵。原着《劝农》的关键词是“劝”。“劝,勉也”,规劝,劝导。“劝”,既显示了士大夫汤显祖的文字功力,也符合南安太守杜宝为人处世的态度。但《全本》中的这场戏,却闹成了革命样板戏《龙江颂》中轰轰烈烈庆丰收的翻版。这些“新古典主义”的表现,在《全本》中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导演虽熟读《牡丹亭》文本,却不瞭解中国昆曲的文化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