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点和乔治·安德斯的观点很契合。安德斯以前是《华尔街日报》《福布斯》的记者,常和美国硅谷的顶级科技公司打交道。这些大公司给人的印象是,他们的员工都是有一技之长的“极客”,不少从初高中起就已经在对口的理科专业积累经验。但是随着安德斯和这些企业接触的加深,他发现了另一个有趣的现象:Uber争抢雇佣有心理学专业背景的人才,因为这样可以帮助公司提升司机和乘客的行车体验,让Uber吸引住用户群;而某餐馆预定平台则偏好具有英文专业背景的雇员,这样有助于把后台枯燥的数据转化成让用户一看就感兴趣的餐馆推送。
在安德斯离开科技报道领域加盟领英这个猎头网站时,他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写出了一本教年轻人如何选择专业的书,书的名字让很多人惊讶不已:《你无所不能:“无用”的文科教育的惊人力量》。安德斯发现求职中有“同情能力”的竞聘者最受欢迎。所谓同情,并不是简单对别人的境遇感到抱歉,而是善于迅速分析别人的境遇,理解其心理和诉求,在这之上做出有针对的回馈。这其中的观察能力、文化广度、审辨性思维、言语组织等,都是文科训练的基本功。
并不是说学科不重要,而是说学科选择和就业的关系并不是绝对的,所以在报考大学时可以放下对未来的顾虑,而专注个人兴趣。选择学校当然也有技巧,除了学校和专业的师资质量之外,经常被家长和考生忽视的是同一专业在不同学校可能有不同的设计,比如必修和选修的比重、跨专业选课的自由度、是否有交换学习机会等都可能不同,而学术或就业辅导、社区实习这类附加技能培训的配套程度也会有所区别,这些“程序”上的差异可能对一个人最后所获得技能的“含金量”的影响和学科“内容”上差异的影响一样重要。因为这些决定了一个人在获得基础专业知识之余,能否打造让自己的简历与众不同的空间。总之,与其把大学看作是分别向定点职业输送年轻雇员的输送带,不如把大学看作是帮一个人挖掘自身能力,使其有更大职业选择空间的孵化器。
(作者系英国肯特大学社会政策、社会学与社会研究学院招生主任及社会学系主任)
中国留学生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