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题:全球治理变局中两岸融合发展的时代意涵 作者:李应博(北京),清华大学台湾研究院副教授
【摘要】当前,国际局势依旧错综复杂,全球地缘政治和国际治理格局在不断演变中。两岸融合发展面临外部环境的诸多不确定因素。即使在严峻形势下,中央政府仍没有改变为台湾同胞来大陆投资置业提供各种便利化措施的政策初衷。两岸融合发展是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和祖国统一进程的必要阶段。
当前,全球地缘政治和国际治理格局依然充满诸多不确定性和风险因素;全球化处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全球治理变革更需新方案。中国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的发展理念、发展道路的影响力显着增强,中国在国际舞台的话语权显着增强,中华文化中所蕴含的天下为公、求同存异、和合共生等理念越来越显示出独特价值,赢得广泛理解认同。①在这一背景下,两岸融合发展依然大道不孤,为推动祖国统一进程,更好地发挥中国在全球治理改革中的制度影响力和文化影响力开辟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实践场域。
一、新冠疫情和新技术将叠加重塑全球治理改革方向
当前,新冠疫情仍对世界主要经济体持续造成冲击,不仅直接表现在确诊感染人数居高不下,对这些国家的国内经济复苏以及国际贸易、投资均产生幷造成严重冲击。除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外,传统的发达经济体在宏观经济指标上均处在负值区间,其疫情防控和经济复苏的节奏不同,但彼此间的关联影响仍在加深。在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国家,新冠疫苗供给的规模、速度和特异性方面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此次疫情也可能加剧各国及其内部收入不平等和贫困的长期影响。国际劳工组织评估结果显示:全世界42%非正规雇佣的妇女在严重的与受影响的经济部门,而这一指标的男性比例为32%。世界银行一项新的估计表明:全球范围内每5份工作中就有一份可以在家完成;但在低收入国家,每26份工作中祇有一份可以在家完成。
疫情影响对不同的产业影响高度分化,不仅表现在产业增长潜力上,也表现在劳动力的跨行业流动加速上。资本、劳动力、技术、信息等多要素间形成更为复杂、弹性和动态的关联性。以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催生出“云”会议、“云”贸易和“云”协定这些新的快速响应机制,挑战了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地缘政治和经济地理长期塑造的既有“核心-边缘”结构,出现“去中心化”趋势。这一结构特征将在未来长时间内影响全球治理中国家间的传统权力结构分配关系。全球治理面临更多样性的治理主体多样性和目标多元化,同时治理中的协调成本也会显着增加。全球治理改革中面临着“全域”均衡和“局部”均衡的多重约束,危机响应的机制需要更为迅速。
二、解决“台湾问题”将为全球治理改革提供中国范式
当前,发达国家普遍面临保护主义、分裂主义和反智主义叠加的巨大挑战。这些发达国家政府和政党是否对全球治理改革能保持理性客观和冷静克制的态度仍存在巨大变数。全球治理改革已进入新的历史拐点。
在“台湾问题”上,美国在特朗普政府和拜登政府期间已经完成了其自身从“调停人”到“危机制造者”的角色转换,严重侵蚀了全球治理改革成果。美国视“台湾”为其在亚太地区利益的核心因素,要始终为美国利益服务,其“自由贸易帝国主义”的根本特征幷未改变。我们知道:在相互依赖日益加深的环境中,地缘政治、经济地理和现实主义是发展的决定力量。在历史上,人口过剩、商品过剩和资本过剩与帝国主义相连。② 美国藉由“实体清单”、拉小圈子和“长臂管辖”,向其他国家“兜售”政治意识和过剩资源幷从中牟利的国家行为,这种行为不再以其国内政党偏好为根本出发点。美台之间在科技产业不断的“排他性互动”行为也扰乱了全球价值链运行的市场逻辑。这终将损失掉世界经济的净福利。其他一些国家的“选边站”策略也处于自身现实利益考量。2015年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Shahar Hameiri撰文指出:中国在太平洋地区的“魅力”出于商业目的而非政治目的;因此应利用对中国不断深化的援助、投资和贸易关系来实现自己国家的内外政策目标。③
当前,中国已迈入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阶段,中国创造性地解决了贫困问题,实现中国国内富起来的目标。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中,更需要在国际舞台上参加全球公共事务和公域治理。面对外部环境的高度不确定性时,构建起两岸融合发展的韧性治理模式,有效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完全统一,将为中国在全球治理改革中塑造新的大国形象提供中国经验和范式。
三、两岸融合发展是台湾经济行稳致远的坚实支点
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指出要“坚定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决定》提出要推动两岸就和平发展达成制度性安排;完善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深化两岸融合发展、保障台湾同胞福祉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因此,建立两岸融合发展的新型治理机制。两岸经济关系正式开启以来,双方经济贸易往来关系密切,在经贸额和投资总量上逐年增加,台湾是两岸经济融合发展的最大受益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