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12月14日电/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强调,“优秀企业家必须对国家、对民族怀有崇高使命感和强烈责任感,把企业发展同国家繁荣、民族兴盛、人民幸福紧密结合在一起,主动为国担当、为国分忧”。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南通博物苑考察调研,了解张謇兴办实业、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的情况,他指出:“民营企业家富起来以后,要见贤思齐,增强家国情怀、担当社会责任,发挥先富帮后富的作用,积极参与和兴办社会公益事业。”
光明日报发表南京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邵玮楠、陈蕊文章表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目标追求,也是中国人民的美好愿望。实现共同富裕,要靠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和奋斗,也离不开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参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营企业蓬勃发展,民营经济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作为“先富起来”的民营企业家群体,是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新征程上,民营企业家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在推动共同富裕中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
文章提出,踏踏实实办好企业。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在给“万企帮万村”行动中受表彰的民营企业家们的回信中说:“希望广大民营企业家把握时代大势,坚定发展信心,心无旁骛创新创造,踏踏实实办好企业,合力开创民营经济更加美好的明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企业是企业家的立身之本,做好做精做强企业是企业家的应然使命。只有企业发展壮大了,才能创造社会财富,吸纳更多就业者,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强大物质基础。当前,以人工智能、大数据、量子信息、基因工程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给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创造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机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等系统部署、科学谋划,出台了一系列改革举措,为中小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减轻税费负担,提供更多市场化的金融服务,帮助他们稳定经营、持续增收,以“心无旁骛创新创造,踏踏实实办好企业”。民营企业家要增强战略眼光,找准企业优势和发展方位,诚信办企业,勤勉实干、艰苦创业、合法经营,创造更多经济效益;要不断开拓创新,在企业转型升级、产品升级换代方面下功夫,在企业管理、技术革新、人才队伍优化等方面拓展思路,踏踏实实地将企业做好做精做大做强。
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企业既有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也有社会责任、道德责任。”“只有真诚回报社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家,才能真正得到社会认可,才是符合时代要求的企业家。”近代以来,中国涌现出很多像张謇一样实业救国的民族企业家,他们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经营理念,提倡实干兴邦,起而行之,兴办了一系列实业、教育、医疗、社会公益事业,帮助群众,造福乡梓,是中国民族企业家的楷模。新时代呼吁张謇式的民族企业家。社会是企业家施展才华的舞台,民营企业家在承担依法合规经营、创造股东和员工利益、依法纳税等法定责任的同时,还要基于自身相应能力履行慈善公益、生态环境保护等社会责任。当前,中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区域发展不平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等问题仍然存在,实现共同富裕进程中个体差别仍客观存在,“先富带后富、帮后富”,要充分体现“带”和“帮”,对困难群体进行帮衬、援助,使其生活持续改善,理念不断更新,带动他们通过诚实劳动合法致富。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指出,要“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这一制度安排,为民营企业在实现共同富裕中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提供了行动方向。在初次分配中,民营企业要完善工资分配制度,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以高质量就业促进劳动者收入水平稳定增加;在再分配中,民营企业作为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的重要力量,应诚信守法经营,不断创造和提高经济效益,依法纳税,为国家完善再分配机制履职尽责;在三次分配中,民营企业应积极开展慈善事业、志愿服务关爱行动等,积极探索慈善公益事业新模式,扶弱济困,回馈社会。
助力文化事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共同富裕涵盖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方方面面,要求在提升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精神层面的富裕,有赖于人民文化素质和教育程度的提升。民营企业家在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中有所作为,就要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的价值导向。一方面,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积极推动内容创新,开发文化创意产品,通过投资、资助、结对、帮扶、共建、引领等各种方式为欠发达地区和困难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为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更优质、更丰富、更多样化的文化产品;另一方面,从张謇“父教育而母实业”的主张,以实业辅助教育、以教育改良实业的行动中汲取历史滋养,积极支援乡村教育事业发展和农民职业技术素质培训,为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为补足共同富裕短板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