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4月15日电/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融资,设立科技创新和普惠养老两项专项再贷款,人民银行对贷款本金分别提供60%、100%的再贷款支持,引起市场广泛关注。
经济日报发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文章表示,所谓再贷款,是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贷款,具体到中国就是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的贷款。近年来,中国在货币政策调控方面更加注重精准直达,货币政策工具不断创新,再贷款作为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种类不断丰富,在引导贷款资金流向以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文章分析,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看,科技创新的作用更加突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不断创新,以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在这其中,中国经济发展面临部分核心关键技术掌握不够等“卡脖子”难题,需要开展技术攻关,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完善包括金融支持创新体系在内的企业创新服务体系,以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从中国人口现状和趋势看,人口老龄化是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内要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超过2.6亿人,今后较长时期内老年人总量在总人口中的占比会持续提高。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也需要金融在其中发挥作用,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业的合理金融服务需求。就养老服务业而言,其带有较强的公益性,目前整体盈利状况较为一般,金融机构积极支持养老服务业也需要相应的政策支持。
无论是加强科技创新还是完善养老服务,都需要较多的金融支持,特别是融资支持。在资金资源配置上,各类金融机构按照市场规律积极支持科技创新和养老服务的同时,也需要出台有效的政策加以引导。货币政策要在发挥总量调控功能,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稳定性的同时,有效发挥结构调整功能,将更多信贷资金引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引导信贷结构稳步优化。
文章指出,在中国,再贷款的作用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主要投放基础货币,逐步转向结构调整,即更好地引导信贷资金流向。中国已设立支农支小再贷款、扶贫再贷款、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等,并在引导资金加大对特定领域信贷支持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再贷款资金用途明确,操作中采用金融机构先发放贷款,之后再向人民银行申请资金支持的模式,不仅有效保证了资金的精准投放,而且推动资金直达实体经济特定领域,精准、直达特点明显。与此同时,对金融机构来说,再贷款的资金成本相对较低,有助于降低金融机构的负债成本从而更好地让利实体经济。人民银行可以通过丰富再贷款种类,调整再贷款数量和价格,更好地发挥货币政策精准调控作用。
由此看来,设立科技创新和普惠养老两项专项再贷款,不仅有助于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流入科技创新和养老服务领域,从数量上保障这些领域的合理信贷需求得到满足,而且可以降低金融机构支持这些领域的资金成本,进而降低科技创新和养老服务领域的融资成本,推动其更好发展。从政策调控角度看,设立科技创新和普惠养老两项专项再贷款,有助于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在不搞“大水漫灌”的同时,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积极做好“加法”,实现总量稳、结构优的较好组合。在具体实施中,考虑到科技创新、养老服务涵盖领域较多,有必要研究明确具体领域范围以更好发挥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