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以城镇群为主要载体,随后关注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进而提出大中小城市的协同发展,关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发展,提出振兴乡村、美丽农村的政策等,这一系列过程都在逐渐形成自上而下、从宏观尺度到微观尺度不断闭合的逻辑链条。 |
中评社北京5月5日电/党的二十大对中国现代化进程有清晰的描述,面向未来,推动以人民为中心来实现共同富裕。“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包容共享的人民城市的建设目标涵盖了空间正义、区域协同、城乡融合等各个方面。实现人的城镇化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最终是要通过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的。目前,我们面临一个严峻的挑战,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在资源限定条件下的中国式现代化。不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约束条件对人口空间分布影响十分明显。在发展中平衡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是实现在资源和能源条件限定下现代化的要求,我们要努力实现农业生产区、城市建设区和生态保育区的平衡。
社会科学报发表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尹稚文章表示,城镇化是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平台。经过七十多年的实践,中国在“大国大城坚定不移地走一条城镇化的道路,同时进一步平衡城乡关系,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方面实现了高度共识。这一共识既是当代的需求,也是几千年来中华文明能够得以在城乡之间普及、延展、生生不息的关键。如果要实现人的全面化发展、实现“一个都不能少”的共同富裕、实现城乡共同发展,城与乡之间双向链条的正常流动是不可或缺的。我们曾经以这样的双向链条创造了几千年来中国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的双重辉煌,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够有一个完整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体系。如何打破二元结构的樊篱,重新实现城与乡的双向链条运转,实现人与生产要素的升级和迭代循环,这是未来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文章提出,突出区域协同的重要性。如何实现城市群内、都市圈内以及中心城市与周边大中小城市发展之间的协同?就是要按照“全球竞争、有序发展,国土安全、区域均衡,中心引领、圈群发展,功能互补、质量提升”的原则,找到一条适应中国发展特色的、“人口-资源环境-产业-城镇-乡村-土地”等相匹配的基本路径。既要发挥出比较优势,又使得主体功能约束更加有效,实现“富有竞争力的、分级分类差异化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价值导向。
从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以城镇群为主要载体,随后关注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进而提出大中小城市的协同发展,关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发展,提出振兴乡村、美丽农村的政策等,这一系列过程都在逐渐形成自上而下、从宏观尺度到微观尺度不断闭合的逻辑链条。未来城镇空间的基本框架是以全球城市、国家和区域中心城市为引领,以城市群和都市圈的发展优势区域为主体,形成多中心、网络化、开放式的城镇布局,在严守粮食、生态、文化、能源、边疆安全的基础上,分级分类引导空间资源的配置,提升空间的品质和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