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出好种子,长出好饲草
俗语说“苗好七分收”,提升优质饲草供给还需在种子上下功夫。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近年来,相关部门加大饲草种业科技支持力度。农业农村部支持开展饲草新品种培育,组织实施区域试验等基础性工作,加快优良品种审定与推广,目前已累计审定优良饲草品种656个。国家林草局通过林业改革发展资金支持开展草种繁育,截至2023年底,各地新建草种繁育保留面积累计达到56.6万亩,已达产草种年生产能力近1.7万吨。
各地也在加快寻求草种突破。四川省农科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朱永群表示,四川省农科院草业学科团队等科研队伍重视遗传资源收集和饲草品种选育。截至目前,累计收集评价饲用高粱、高丹草等资源万余份,创制种质资源3500余份。
随着系列措施落地,饲草种子自给率总体呈上升态势。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英俊介绍,2023年,全国草种子总进口同比减少3%。在用种量大体不变的情况下,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本土草种的崛起之势。
此次《意见》提出进一步发展目标:到2030年,我国饲草种业水平进一步提升,饲草种子自给率力争达到75%。深入推进草种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培育建设饲草育种相关全国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加强饲草基础研究,加快选育并推广一批高产高蛋白、抗逆耐盐碱的饲草新品种。
有了好种子,产业链发展也得跟上。《意见》明确,到2030年,饲草生产、加工、储存、流通、销售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饲草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明显提升。
“我们将大力培育饲草全产业链龙头企业,引导龙头企业向饲草优势产区集中,推进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支持培育壮大草畜合作社、饲草生产企业、饲草专业化生产性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养殖企业与饲草生产经营主体创新服务模式和组织形式,加快提升饲草产业的现代化生产经营水平。”黄保续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