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要“融”在一起,更要“想”在一起。演训任务结束,复盘总结会不再是参训官兵唱“独角戏”。今年,该支队多次举办“舰副长论坛”,官兵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院校专家教授、机关参谋人员、舰艇技术骨干齐聚一堂,复盘战斗流程、交流训练经验。一名副舰长感慨地说:“在这样一个‘开放的课堂’里,院校专家教授对前沿技术、战法训法的研究分析很有见地。每次与他们座谈交流,我总感觉自己思维更新得更快了。”
“仗要联合打,兵要体系练。”通过联研联训,大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前沿理论研究与一线训练实践深度耦合,一些原本需要反复论证的课题往往现场就能解决,院校创新成果的转化效率、各级指挥员的组训能力均得到提升。”
“我们支队通过多次训练论证,验证了这项训法的可行性”“我们舰上半年在红蓝对抗中吃了亏,就是因为一个看似不起眼的操作失误”……时近年末,大洋深处,该支队遵义舰作战室内,舰艇指挥员和作训参谋围坐在一起,围绕即将展开的“背靠背”对抗训练进行专题会商。让人有些意外的是,编队指挥所成员不多,人员却来自不同单位的不同舰艇。
无独有偶。在前不久组织的一次远海训练中,昆明舰上多了一张年轻的面孔——来自另外一艘护卫舰的副舰长也随舰跟训。
“编队指挥所成员,有的刚从院校深造归队,有的曾在专业领域取得过突出成绩,有的是其他单位的实习舰长,也有的刚通过全训合格考核。”一名教练舰长告诉记者,今年以来,他们不再局限于完成训练科目和考核指标,而是聚焦担负的使命任务,研究改进组训方法,探索“典型场景依案组训”出海训练模式,梯次配置编队指挥所成员,优化重组训练内容,不断推动日常训练与课题研练深度耦合。这名教练舰长说:“通过这样的训练,部分能力出众的护卫舰舰长也能够熟练掌握舰艇编队的指挥要领。”
这一年,该支队联合作战的“新鲜血液”不断补充,助推钢铁战舰持续跑出强军加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