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题:台湾领导人选举的若干规律探讨 作者:杨胜云(厦门),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研究员
【摘要】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意识形态色彩浓厚,与两岸关系密切相关,选举结果深受复杂因素影响。从胜选角度观察,台湾“大选”大致有四条规律:一是候选人“维持现状”的意愿、能力与民众支持度正相关,候选人需在维护“台湾主体地位”和避免“兵凶战危”之间找到平衡点;二是确保本阵营基本盘是候选人留有胜算的必要前提;三是证券市场表现是执政党选情的晴雨表;四是美国不反对是胜选的重要条件。只要台湾选举政治的内外环境未发生结构性的变化,这些规律就具有相当的稳定性。
台湾地区有11项公职人员选举,其中“总统”选举(“大选”)最受瞩目,也最为重要。受岛内政治生态、选举制度等内外因素影响,台湾“大选”产生了一些规律性现象,比如:民进党和国民党轮流上台,每八年轮替一次,连任者为同一人,等等。但是,导致选举结果的因素要比形成的现象复杂得多,包括但不限于:候选人的实力、政策主张、竞选策略,所在政党的实力、政绩,对手的实力、政策主张和竞选策略,对手所在政党的实力、政绩,岛内各政治势力的整合分化,两岸关系和台海形势,外部环境尤其是外部势力干预,突发事件等,且各因素在不同“大选”中所占权重不尽相同。比如,“九二共识”在2012年“大选”中扮演了决定胜败的关键角色,但在2016年“大选”中的正向加分作用明显减弱。相对于其他类型的选举,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意识形态色彩浓厚,与两岸关系密切相关,受外部干预影响更大。从胜选角度观察,台湾“大选”可总结出四条规律:一是候选人“维持现状”的意愿、能力与民众支持度正相关,候选人需在维护“台湾主体地位”和避免“兵凶战危”之间找到平衡点;二是确保本阵营基本盘是候选人留有胜算的必要前提;三是证券市场表现是执政党选情的晴雨表;四是美国不反对是胜选的重要条件。
一、候选人展现的“维持现状”意愿、能力与民众支持度正相关
自1996年台湾地区实行“总统”直选以来,受李登辉和民进党等偏“独”政党的刻意设置和渲染影响,统“独”议题较长一段时间是蓝绿阵营选战的必争之地。近些年,在岛内“去中国化”运动和选举政治的共同塑造下,统“独”之争热潮渐退,“维持现状”成为台湾社会的共识并不断强化,反过来对选举政治形成强大规制,并演化为“政治正确”的重要标准,这在2008年以后的重大选举中表现得日益充分。台湾政大选举研究中心、《联合报》和《远见》等机构跟踪调查显示,2010年以来,台湾民众支持“维持现状以后再决定”和“永远维持现状”的比例稳定在50%以上,倾向“独立”的民意总体上有所增加,但一般在12%-25%之间,且多为“维持现状后再‘独立’”。在两岸关系比较紧张时,倾“独”民意会向“维持现状”回摆。
“维持现状”的主流化,很大程度是岛内民意对国家统一意愿减弱和“独立”倾向加剧的反映。有研究者认为,随着大陆综合实力持续增长并与台湾拉大差距,“两岸原有的平衡对峙转为不平衡对峙”,但大陆暂不具备和平统一台湾的充分条件,而台湾在“统一大陆”无望的情形下开始争取实质“独立”,因此,岛内民意呈现要求“维持现状”且倾向“独立”的比重大增①。特别是2005年祖国大陆颁布《反分裂国家法》后,无论是台湾当局还是台湾社会谋求“独立”的信心不断流失,越来越多的人担心“台独”挑衅招致大陆启动非和平方式,不仅自身安全受损,而且现有生活方式可能被打破。《联合报》2023年上半年公布的民调显示,67%的民众认为目前台湾不具备宣布“独立”的实力。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台湾社会多认同两岸“互不隶属”,甚至认为“独立”的正当性大于统一,但多数民众并不愿意为“台独”而付出重大代价,倾向于以“维持现状”为名来维护台湾的“主体性”和既有生活方式。柯文哲即坦承,“以现阶段来说,维持现状不要说是唯一选择,恐怕是不得已的选择。”②
但要看到,岛内蓝绿阵营对“维持现状”的解释有所不同。国民党界定的现状,基本上以马英九提出的“不统、不独、不武”与“九二共识、一中各表”的范围为准,民进党界定的现状则明显偏向“台独”。综合分析,台湾社会所能共同接受的“维持现状”,大体以“中华民国是主权独立国家”、“台湾前途由台湾人自己决定”为前提,以不触发大陆采取非和平方式为底线。台湾政治人物投入“大选”,其两岸政见往往会在维护“台湾主体地位”和避免“兵凶战危”之间寻找平衡点,尤其是民进党候选人,选前毫不例外地会将“台独”主张进行淡化包装。比如,陈水扁在2000年“大选”前接受美国《侨报》采访时称“台独”是一种“符号”,并表示“为了符号问题而危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既属不智,也不符合两岸化解争议的积极目的”③;他还提出走“新中间路线”,要“以国家安全为主轴”,“跳脱传统的看统独,走第三条路”④。尽管陈水扁当选后陆续抛出“一边一国”等“台独”主张,但其“新中间路线”选举策略被绿营沿用和创新,蔡英文在2012年、2016年“大选”中,都有意回避“台独”问题,大谈维持“台湾现状与民主机制”是“台湾共识”,民进党处理两岸关系的基本原则就是“维持两岸现状”等。在2020年选战中,民进党和蔡英文主打“反中保台”牌,实际上也是抓住了台湾社会“维持现状”的心理。自称“务实的台独工作者”的赖清德投入2024年选战后,为降低民众对其上台后推动“法理台独”的担心,宣称“务实台独”就是“根据事实,台湾有土地、人民、主权、政府,且定期改选政府来服务人民,已经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不必另行宣布独立”⑤。“两岸牌”向来是国民党的优势,但在实际操作中,国民党候选人选前往往会在两岸论述上往回收,更加强调站稳“中华民国”立场,“坚持民主自由的宪政体制”。
在各阵营寻求平衡点的同时,选民选择谁最重要的参考指标之一就是候选人及所在政党“维持现状”的意愿与能力。2008年,民进党的“谢苏配”以221多万的差距输给了国民党的“马萧配”,很大程度是受陈水扁走极端“台独”路线导致两岸关系走到战争边缘的连累。2012年选前,尽管台湾经济不景气,马英九多项承诺跳票,但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背景下,台湾民众对马英九“不统、不独、不武”政策的信任度,明显高于蔡英文的“台湾共识”。民进党和蔡英文在2016年“大选”中以较大优势获胜,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两岸关系快速发展让台湾民众“被统一”压力增长,“九二共识”对国民党的加分作用大幅减弱。在2020年选战中,蔡英文聚焦于台湾“民主”、安全与香港等政治议题,“抗中保台”口号有效激发了岛内民众对韩国瑜上台可能会导致“台湾变香港”的“惧统”心理。据香港中评社研究,蔡英文在泛绿基本盘之外通过打“黑韩牌”和制造“亡国感”划出了一个超过250万规模的“反中同温层”,并转化为高投票率与高得票率⑥。由此可见,当前的台湾选民更倾向于从安全层面而不是统“独”层面来理解“维持现状”,换言之,即便知晓候选人“维持现状”主张只是策略性的或者倾向“独立”的,但只要判断其上台不至于引发台海冲突且能保证台湾“不被并吞”,则具加分效应。一旦某位候选人被主流舆论判定为上台将导致“台湾主体地位”流失,或者台湾安全将受到实质性威胁,则可能被民意抛弃。由是观之,台湾规律性的政党轮替,很大程度是台湾民意在维护“既有主权地位”和寻求安全感之间进行调适平衡的投射。
二、争取本阵营基本盘是候选人留有胜算的必要前提
台湾政治革新以来,台湾社会因统“独”差异逐步形成了蓝绿两大阵营对垒的基本结构。“一人一票”“赢者通吃”的选举制度设计,强化了台湾政党政治以意识形态对立为内核的特点,也形塑了岛内“选举至上”、“不问黑白、只问蓝绿”的政治生态。在争夺政治资源尤其是执政权的过程中,台湾选民倾向于以政治立场为分野,进而形成了捍卫本阵营基本价值理念、相对坚定支持本阵营政党及其候选人的基本盘。尽管蓝绿势力大小有所起伏,但业界普遍认为,蓝营基本盘大于绿营,差距约为5%-10%。“太阳花”运动后,以柯文哲为代表的第三势力快速崛起,随着民众党成立并积极参与政治选举,岛内政坛暂时出现蓝、绿、白三足鼎立的态势。若以2020年台湾大选政党票数为参考,国民党、民进党、民众党的基本盘分别为33.36%、33.97%、11.22%;若以2022年各党所获县市议员席次为参考,则国民党、民进党、民众党的基本盘分别为40.33%、30.44%、1.53%。总体来看,蓝绿基本盘两强对峙、“北蓝南绿”的基本结构仍然稳定,中间选民虽被认为已具相当规模,但白色阵营基本盘十分薄弱。
由于基本盘的分量和较强吸附力,维持和拓展自己的基本盘是国民党、民进党两大政党赢取选举的关键所在。从历年台湾重大选举来看,候选人如果不能成功整合本阵营的基本盘,则选战无一不以失利告终。受支持群体构成、政党文化等因素影响,民进党基本盘相对凝聚力更强,派系力量整合快,民众出来投票率高;而蓝营基本盘则凝聚力偏弱,派系分歧更难弥合。所以,历次选战经常会出现绿营基本盘虽小但候选人获得本阵营支持力量更大的情况。蓝营刚好相反,往往因为内斗内耗导致选战军心涣散,分票现象屡见不鲜。以2016年“大选”为例,“马、王”政争、马当局削减军公教退休金、“换柱”风波等导致蓝营基本盘百孔千疮,最终选举以66.6%的投票率创下历史新低,国民党候选人朱立伦得票数比四年前的马英九少了308万票,而亲民党籍的宋楚瑜比上届得票数多了120万票,显示许多蓝营民众宁愿弃投或者投宋也不投朱。
强调基本价值、进行政治动员是岛内政党巩固基本盘的重要方式,但民进党更倾向于通过走民粹路线来固票、催票乃至破坏对手的基本盘,在势均力敌或处于劣势的情况下,甚至不择手段。陈水扁在执政末期策动“入联公投”绑“大选”,民进党于2012年选前之夜安排李登辉演讲,以及2019年底民进党“立法院”党团强行通过“反渗透法”等,都是民进党进行民粹化动员的“精心之作”。2004年选前的“三一九”枪击事件迄今迷雾重重,但舆论普遍认为该事件刺激了许多绿营民众出来投票。
也有论者认为,2005年之后的台湾各项选举,多次出现选举结果在国民党与民进党之间大幅翻转的现象,这说明“决定台湾选举结果的关键因素不再是蓝绿基本盘,而是中间选民,大量中间选民投票行为的转向成为决定选举结果的关键因素”⑦。关于中间选民的作用需要辩证去看。其一,随着台湾政党政治尤其是蓝绿恶斗弊端的日益显现,“认人不认党”“只经不政”的中间选民确实有增多之势,但其作用的发挥,需要建立在候选人保住基本盘的基础之上;其二,台湾“大选”阵营对垒化、意识形态扩大化的特性,对中间选民“归队”“选边”具有强大的感染和磁吸效应,政党基本盘在“大选”期间往往会阶段性回补;其三,中间选民更加关注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但“大选”事关台湾未来四年的路线乃至前途命运问题,这会促使中间选民增加对统“独”、战和乃至中美博弈等政治安全议题的考虑;其四,民众党的成立为不满国、民两党价值的中间选民提供了新的选择,对柯文哲及民众党认同感较强的中间选民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会转化为白色阵营的基本盘。柯文哲在五六月间民调持续上升,不过,其基本盘远小于蓝绿阵营决定了其胜算不高,藉势做大基本盘和拓展政治资源或许是其参选2024最重要的目标之一。
|